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党建

从“必有事焉”看宋明理学的“事”思想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9日10:03 来源: 光明日报

“必有事焉”,系孟子在《公孙丑上》中回答“何谓浩然之气”时提出的观点。其中的“必有事”,是“言养气当必以集义为事”(《朱子语类》),即以集义之“事”存养和生发“浩然之气”,然后“塞于天地之间”,达至“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实现“尽心知性知天”。由此,孟子确立了“必有事焉”的工夫取向,赋予了“事”以深刻的伦理内涵。

孟子的以上观点,被自许直承先秦孔孟思想的宋明理学所赓续和发挥。张载说:“《孟子》所谓‘必有事焉’,谓下头必有此道理,但起一意、必、固、我便是助长也。浩然之气本来是集义所生,故下头却说义。气须是集义以生,义不集如何得生?”(《张载集》)其中的“必有事”乃指集义之“事”的涵养过程,目的是生发“浩然之气”,以实现“性”与“天道”的沟通。张载坚决拒斥意、必、固、我,因为“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为不相似”,如果“四者尽去,则直养而无害矣”(《张载集》)。程颢认为“‘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养气之道当如此”(《二程集》),这里的“养气之道”,主要是指以本心自由地对待外物、处理事务,而不妄用主观、人为加以矫正和助长。这样的“集义”工夫,亦即是“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的道德践履,与“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有异曲同工之妙。程颐则将“必有事焉”与主“敬”工夫相联系,认为“‘必有事焉’,须把敬来做件事著。此道最是简,最是易,又省工夫”(《二程集》)。二程的以上观点,侧重于“必有事焉”的工夫之维。朱熹认为孟子的“必有事焉”是“言养气当用工夫,而所谓工夫,则集义是也”(《朱子语类》),而“集义”又指“事事都要合道理,才有些子不合道理,心下便不足。才事事合道理,便仰不愧,俯不怍”(《朱子语类》),亦即“集”为聚集、累积,与之相关的处事之道即为“义”。依此累积、如此扩充,是为“集义”。若事事合乎“义”,即能生发“浩然之气”。随后的“勿忘、勿助长”体现为内在的涵泳、涵养之义,即不可增添过多的私欲或人为。由此看出,程朱对“必有事焉”的诠释,以及对“事”的运用,皆与本性论的讨论密切相关,并与个体修养切实联系起来,往往以一种践履工夫的形式而出现。陆九渊将“必有事焉”中的“事”界定为内心的念虑,而“正”则为矫正。他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是一句。‘勿忘,勿助长也’,是一句。下句是解上句。《孟子》中有两正字同义:‘必有事焉而勿正心’,一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二也。‘勿正’字下有‘心’字,则辞不亏,‘勿忘’字上无‘心’字,则辞不赘。此但工于文者亦能知之。‘必有事焉’,字义与‘小心翼翼,昭事上帝’‘事’字义同。”(《陆九渊集》)对此,他还作了进一步阐释:“念虑之正不正,在顷刻之间。念虑之不正者,顷刻而知之,即可以正,念虑之正者,顷刻而失之,即是不正。此事皆在其心。”(《陆九渊集》)联系上下文看,陆九渊认为“必有事焉而勿正心”是上一句,“勿忘,勿助长也”是下一句,下一句在内容上是对上一句的阐释,亦即按照“勿忘勿助长”去修养、践履,舍弃旧习,此“心”不待矫正,即能复其本性,即“积善”“积义”。如果强行矫正,就违背了“本心”的自然本性,即“硬把促”。相应地,“必有事焉”中的“事”是指内心的念虑,而“勿忘,勿助长也”则是指弃去旧习,务求复其本性。“心”与“事”在这里得到了通融,“必有事焉”变成了“事上见心”的践履工夫。王阳明延续了陆九渊的理路,将“义”进一步阐发为“良知”,认为“必有事焉”就是“集义”,而“集义”又是“致良知”,即“必有事焉”就是“致良知”。在体用关系上,“良知”是“必有事焉”之体,而“必有事焉”则是“良知”之用。这就意味着“必有事焉”工夫的展开,要以“良知”作为头脑,而“致良知”的工夫,则以“事”作为依托。“事”是构成实实在在“致良知”的“实”元素。从时间之维看,他认为:“‘必有事焉’者,只是时时去‘集义’。若时时去用‘必有事’的工夫,而或有时间断,此便是忘了,即须‘勿忘’。时时去用‘必有事’的工夫,而或有时欲速求效,此便是助了,即须‘勿助’。其工夫全在‘必有事焉’上用,‘勿忘勿助’只就其间提撕警觉而已。”(《王阳明全集》)

以上关涉“必有事焉”的论述,无论是张载、二程和朱熹的“集义”,还是陆九渊、王阳明的“积善”“致良知”,皆从不同角度对孟子“必有事焉”义理的深层次展开,同时也是“必有事焉”贯穿宋明理学演进的反映。那么,作为宋明理学各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为何要论及“必有事焉”?对其中之“事”作出了怎样的阐释?从实质上看,“必有事焉”中论及的“事”,在宋明理学中每与“集义”“积善”“致良知”相联系,呈现为亦本体亦功夫的双重面相。以广泛哲学视域看,“事”具有更深沉的哲学意蕴。按韩非子“事者,为也”的理解(《韩非子·喻老》),“事”应与人的生存与发展相关,一般表现为“人的活动及其结果”。如上文论及的“必有事焉”之“事”,亦即人在日用常行中的“集义”“积善”“致良知”之“事”,是宋明儒肯定现实世界的日用常行之“事”,是构建社会生活秩序的道德践履之“事”。这意味着:人总是通过“赞天地之化育”的“活动”过程和劳动成果,以实现自身存在与发展,并获得区别于动物的内在品格。在此意义上,人的存在与发展皆以“事”为基源。同时,“事”也因人而成:正是人在“赞天地之化育”的过程中,创造和运用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事”,构建起美轮美奂的人化世界,并依此获得区别于“物”的多重规定。由此出发,人的存在与发展与人化世界的建构,因“事”而得到彼此的互认和促进,人与世界的关系,亦因“事”得到彼此沟通和互融,正如杨国荣说:“‘事’既关乎现实世界的生成,又与人自身的存在相涉。”(《人与世界:以事观之》)简言人与“事”的内在关系:人因“事”而在,“事”因人而成。

总而言之,一向以“性与天道”的方式展开哲学沉思的宋明理学,相应地存在“化物为事”的理论视域和“主德”“重事”的思想旨趣。在此背景下,宋明儒必然通过“事”来认识和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彰显其哲学思想的多维性和深刻性。这也就不难理解,孟子提出的“必有事焉”,贯穿了整个宋明理学发展的始终。与之相应的“事”,在不同人物不同作品那里呈现出亦本体亦工夫的义理面相,与“性”“理”“物”“道”“敬”“心”“知”“行”“良知”等一道,俨然构成宋明理学的核心范畴图谱。而宋明理学中的天人之辨、道器之辨、知行关系、理事关系等基本论题,在以“事”为视域下也可探寻其更为精妙的义理蕴涵,抉发其更为独特的思想面相。

(作者:黄 河,系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暨贵州大学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