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如果张之洞有书家朋友圈 必定“笔走龙蛇、墨宝荟萃”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5日08:37 来源: 楚天都市报

齐白石《张之洞画像》

辜鸿铭致盛宣怀札

康有为行书对联

梁启超《杜甫<暮归>诗行书轴》

沈曾植《致袁昶书》

赵凤昌手札

张之洞行书对联

吴大澂《致潘祖荫篆书手札》

张之洞江汉关批件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艳 通讯员 王旭 曾博文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肖颢

集学人、书家、宋诗派诗人、收藏家、金石学家于一体的张之洞,主政湖广时期(1889年至1907年),兴新学、练新兵、兴实业,广揽人才,书家云集,形成济济一堂的武昌学人书法群体。

“张之洞与晚清学人书法特展”近日在湖北美术院美术馆开展,展出张之洞与晚清学人书帖、对联、手札、墓志铭等50余幅,其中有梁启超、康有为、杨守敬、辜鸿铭等人的作品。

让我们走近张之洞和他的朋友圈,细细品赏他们的书法作品——

张之洞的书法

追摹“苏体”,自然丰润

张之洞一生两次来湖北做官。历任之际,他总结主持地方教育经验,撰成《五箴》并亲书。此时其书法尚未转换成典型的“苏书”,而是当时官场流行的董其昌书风。

“武昌雄踞胜荆州,混合江湘接汉流。鸥鹭都忘争战事,一樽明月坐西楼。”这是张之洞手书“自作诗册”中的一首《黄鹄矶》,典型的苏体行书,自然丰润,笔意开展,显出张氏书法的鲜明个性,是其代表性书法精品。

《张之洞江汉关批件》作为历史珍档,收藏于湖北省档案馆,是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回复江汉关监督桑宝的手迹,为张氏典型的苏轼书风,苍润沉厚、老辣纷披而又韶秀有余韵,既能散得开,又能收得拢。虽是日用公文批示、便函,但境界很高。

张之洞的行书对联“静院春风传笛谱,书廊晚雨湿茶烟”,笔力雄浑,气势磅礴,仿佛让人看见这位晚清名臣在书斋中挥毫泼墨的情景。

张之洞的朋友们

地域书风,各显风流

晚清湖广地区,“清季苏书盛荆楚”,形成了晚清以苏轼书法为主调的宋代尚意书风非常流行的地域书法现象。

沈曾植,清末民初学者、诗人、书法家。沈曾植《致袁昶书》,作于武昌纺纱官局。袁昶既是张之洞的弟子,也是沈曾植的好友。沈曾植在两湖书院时期,其典型的书风尚未形成,既有张裕钊书法的元素,也能看到苏轼、黄庭坚、包世臣等人的影响。

杨守敬,清末民初历史地理学家、金石学家、书法家,对日本近代书坛影响巨大,被誉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诸体皆擅,尤擅行楷。曾被张之洞聘为两湖书院地理教习,本次展出的七言行书联即书于此年。此联苏书的元素较多,但又逸气横生,应该与其晚年喜用鸡毛笔有关。

康有为,晚清维新改良运动的代表人物,近代书法家。这一副行书联作“冰铿千秋字,铜盘百鹿壶”真迹,字体飘逸,韵味十足,尽显书家风范。

梁启超,晚清维新改良运动的代表人物。他善书法,宗北碑,早期受湖广宋人书风影响追摹苏轼书风。这件《杜甫诗行书轴》就是典型的苏体书风。

吴大澂,金石学家、书画家、古文字学家,他将小篆与金文结合,成为由小篆向大篆转换的代表书家。其行书追摹黄庭坚。本次展出的是吴大澂用大篆书体写给朋友的书信,非常用心,是其篆书精品。

辜鸿铭,被称为晚清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辜鸿铭在湖广时期写给盛宣怀的手札,其底色也有较多的苏体书风的元素。

赵凤昌,清末民初政治家、立宪派的代表人物。擅苏体书法,摹张之洞书几可乱真。

【责任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