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叶辉 通讯员 张诗康 郝丽 )武穴,这座位于长江中游的美丽城市,在三峡后续工程的推动下,生态环境和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日,“共绘长江绿色画卷——湖北三峡后续工作成效媒体行”的采访团一行人抵达了湖北省武穴市。在这里,他们看到了当地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生态的巨大变革。这些变化不仅是对三峡后续工作的有力证明,也为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生态修复,湿地焕发新生机
走进武山湖湿地,仿佛打开了一幅和谐自然的生态画卷。绿意盎然,芦苇丛生,水鸟翩翩起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湖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水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白鹭、苍鹭等鸟类在湖边悠闲觅食。
武山湖湿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湿地之一,具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长期以来,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武山湖湿地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湿地面积萎缩,水质有所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一些珍稀物种的生存面临挑战。
武穴市武山湖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工程,是三峡后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于2015年9月由原国务院三峡办批复,下达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1435万元,旨在恢复武山湖湿地的生态系统,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项目通过植被恢复、水质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固定湖岸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有效改善了武山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同时,项目还建设了环湖截污管网,将周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武山湖,显著提升了水质。项目划分了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保护珍稀物种栖息地,提高了生物多样性。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监测湿地环境变化,项目还建立了完善的湿地生态监测体系,包括水质监测、生物多样性监测、气象监测等,实现了智能化监控。
水利建设,抗旱减灾显成效
在长江中游下段北岸,大别山南麓,一座现代化的水利工程——武穴市长江青林提水站巍然屹立在长江边。泵船长约60米,船身由坚固的钢结构构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泵船随长江水位涨落而自动升降,犹如一条游动的巨鲸,将长江之水引入武山湖,为干旱的农田送去滋润的甘霖。
武穴市长江青林提水站新建及骨干港渠改造工程,是湖北省三峡后续工作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21年10月开工以来,总投资1.13亿元,2022年8月23日正式投入运行,是应对干旱灾害的重要工程。
该工程采用浮船式提水泵站将长江水引入武山湖,满足农田灌溉需求,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同时配套建设了出水管道、箱涵、输电、配电工程等,实现了机电安装、调试与土建施工的同步进行。
项目为武穴市及周边地区的抗旱减灾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2022年8月,武穴遭遇罕见旱情,青林提水站累计提水1744.2万立方米,保障了18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有效缓解了当地农田灌溉压力。灌溉水源的稳定供应,保障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同时向城区3条港道实施生态补水,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展望未来,持续发力促发展
武穴市三峡后续工程取得的成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武穴市副市长李阜乔说,“三峡后续,润泽武穴。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好项目资金,加快项目建设,发挥项目效用,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未来,武穴市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随着更多类似工程的建设和投入使用,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将更加高效、科学,为建设美丽武穴、幸福武穴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