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跟学生聊完跟家长聊 每次聊天都聊到学生心坎上 洪山高中有个“话痨”鸣姐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6日08:05 来源: 楚天都市报

陈鸣(中)在指导学生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高欣

“重新思考老师这一角色的价值,我们就是来播撒希望、点化心灵的。”日前,在武汉市洪山区一场教师交流活动中,洪山高中教师陈鸣这句朴实的话引起广泛共鸣。

陈鸣是怎么做的?同学们都说,“‘鸣姐’最爱跟我们谈心,总能把话说到心坎上。”同事们则说,“校园里到处都能见到她,时时刻刻都能见到她。”

鸣姐是个著名“话痨”

陈鸣是教生物的。因为这一科目高考是赋分制,难免有些学生思想上不大重视,这就需要陈鸣“做工作”了。

上届高三8班学生张绪涵就是其中之一。陈鸣高二接手这个班生物课时,100分的试卷,张绪涵有时只考到三四十分,有了“躺平”的心理。

为此,陈鸣没少找张绪涵聊天。但她很少直接讲学习的事,更多的是拉家常,谈理想。“鸣姐跟同学们都走得很近,不仅平时聊得多,聊得来,上课时她发现大家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开个小玩笑,把大家的注意力拉回来。”张绪涵说。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讲发酵时,陈鸣带着全班一起做泡菜,边做边讲其中的知识点。很多像张绪涵这样的学生,对生物有了极大的兴趣,成绩自然而然提了上来。最终,张绪涵顺利考取了武汉理工大学。

从25年前走上讲台,学生就喊陈鸣“鸣姐”。这个称呼,一直沿用到她如今能当学生妈妈的年纪。“因为我喜欢找学生谈心,学生也愿意跟我谈,我自己都觉得我是个话痨。”陈鸣笑着说。

在食堂,在教学楼走廊,在校园临湖绿道……总能见到陈鸣和学生谈心的身影,常常是学生笑着笑着就热泪盈眶,最后又破涕为笑。

会夸人,是陈鸣谈心的诀窍。不少同学表示,“鸣姐”总能找到角度表扬自己,从不会把天聊“死”,哪怕是自己考试发挥不好,她也是先分析得分点,认可学生的努力和优势,而不是直接分析失分点。

“高中生心理压力大,需要宣泄。谈心是必须的,也是需要智慧的。”陈鸣说,自己这些年也在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和沟通技巧,把它看作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把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用真情拨动心弦,你就会看到效果。”

也爱跟家长和老师聊

有的是随机碰到了聊,有的是针对性找情绪波动的学生聊,有的是学生主动找她聊……陈鸣一有时间就找学生聊天,前几年当上副校长后,她聊天的学生范围更广了。

不仅如此,家长也是她的聊天对象。从每届新高一开学前,陈鸣就频繁和学生家长一对一交流,每次谈话后双方都会互加微信,互留电话。只要家长有困惑,陈鸣就会耐心细致地去了解,共同想办法解决。

她还记得,2003年刚到洪山高中时,班上一个女生上课老是睡觉,反复谈话也没效果,“直到一天晚自习后,我去家访,辗转找到她家的夜市摊,发现她正在帮着干活。家长满脸愧疚地说,孩子读书也考不上,不如多给家里帮帮忙。”

那时,陈鸣对于自己不够了解学生感到非常自责,也明白了,做好教育必须跟家长形成合力。

那个女生,最终考取了本科高校,改变了人生。当时,洪山高中毕业生的“一本率”只有10%左右,到了2024年,该校毕业生重点本科升学率已经突破95%,更多的学生在这里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陈鸣说:“洪山高中的发展速度是‘现象级’的,除了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外,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辛勤付出的教师团队是关键。”

在洪山高中,每天晚上8点后,就会看到高三年级每个班外面摆上一张课桌,由值班老师坐在这里义务培辅学生到10点后。这种“走廊问诊”模式,是该校实现弯道超车的“独门秘籍”之一。

其实,几年前要推行这个制度并不容易,学校管理层商量出这个办法后,陈鸣主动担起了和老师沟通的职责。她跟高三老师们推心置腹地聊学校发展、聊学生需要,并且以身作则同老师们一起开展“走廊问诊”,最终得以顺利实施并延续下来。

诀窍就是“实心实干”

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

分管教学工作五年来,陈鸣深入一线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听课、座谈、研讨,团结多方力量,力行“减负增效”。她组织学校领导干部蹲年级、蹲班级、蹲科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体系化,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教师培训等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组织学生开展文言文诵读小达人赛、有机分子模型制作展、观鸟会经验报告会等活动。

每周集智研备,每月考情分析,每季教学比武,每年青蓝结对……在陈鸣和管理团队的努力下,洪山高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生态,师生们在这里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近几年,学校教学成果十分显著,高考成绩连年攀升,学科竞赛接连取得突破。

陈鸣说:“教育是个良心活,干好这一行没有什么诀窍,就是要实心实干,不整虚的!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只在点点滴滴日复一日。我作为学校决策的执行者,更要把‘实’进行到底!”

洪山高中校长马为民说:“‘话痨’对于有些人可能是贬义,但对于陈鸣绝对是褒义。每天说那么多话谁不累?这是她为了把工作做到极致的方法之一,也是她履行教书育人使命的具体做法之一,更是她爱校、爱生、爱师的生动体现。”

【责任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