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洪明驾驶拖拉机平整土地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梁传松 通讯员倪锦阳 倪胜林)“今年计划种植650亩油菜田,目前已播种了500多亩。”10月29日,在黄石阳新县王英镇东源片区,阳新县洪明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阚洪明介绍,从2015年开始,他便在该片区寻找“巴掌田”流转后种植。到目前,已与该镇8个村、53个组、883户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在外出创业的村民手中寻到5000余块、2000多亩面积的“巴掌田”,主要是种粮食,实现年毛收入达300余万元,长期招聘13名村民为其管理跨度约30公里的土地。
由于王英镇东源片区属于山区,大部分都是梯田,且面积大小不一,被称之为“巴掌田”,阚洪明也被当地村民形象地称为“田地拾荒人”。在实现机械化耕种后,阚洪明耕种好自己流转的梯田的同时,该片区11个村的村民自耕自种田地有机械耕种需求,他能做到随叫随到。
王文村村民王义青介绍,虽然阳新县大力开发仙岛湖旅游,但在南岸的东源到王英镇区,有的村需要绕行咸宁通山县黄沙镇,驾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乘旅游船走直线也需半个小时左右。正是因为交通闭塞,身体强壮的年轻人都外出创业了,留下一些老年人和孩子守在这片深山中。而那些偏远的梯田对于留守的老人来说,种植起来十分困难,绝大部分田地慢慢成为了无人问津的“土地弃儿”。
1975年出生的阚洪明原是阳新县三溪镇横山村人。2015年,由于家庭的变故,阚洪明经人介绍,与王英镇王文村失去丈夫的倪回芳组建了新家庭。他来到王文村后,看到成片的土地被抛荒感觉十分心痛。经过走访后,阚洪明便与妻子倪回芳商量,决定将这些抛荒的土地流转过来,利用机械化设备耕种。
当年,阚洪明便成立了阳新县洪明专业合作社。在王文村流转了几百亩抛荒的田地,他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事业。
“到目前为止,已与883户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共有2000多亩。”阚洪明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去年,他和妻子、继子和儿子、女儿一家五口,靠种植毛收入达到了300多万元,纯收入也有3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