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桐装点的书香道跑步的健身者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希 通讯员 余敏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
修剪梳理后的“一棵树”更显精神
参天法桐牵手而成的林荫道,是武汉东湖绿道三期(书香道)的气质底色;湖畔樟树、枫杨,路边水杉,更是生物多样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棵都不能少。
书香道已建成开放,拥千万游客入怀。书香道的绿是否鲜亮,有没有一棵树“褪色”?武汉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站和大树保护单位时刻紧盯着。10月29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关于东湖绿道树的故事。
只因多看了一眼,颓势樟树变昂扬
秋风轻轻拂过,湖面泛起涟漪。
当你站在东湖绿道“一棵树”附近的亲水平台,凭栏而望,不远处的湖岸边,一棵枫杨和一棵樟树风姿绰约,樟树树枝自然优雅地垂落湖面,像是与湖水低声细语着什么。
这一富含意蕴的自然景观,源自武汉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多看了一眼。
那是盛夏时节,该站质监科科长杜艳华和同事们来此检查东湖绿道加压站的施工情况,发现一棵大樟树的树池里堆满了土,抬头一看,本应葱茏翠绿的樟树长势萎靡,有不少枯枝和枯叶。
“糟糕!”该站质监科副科长宋启星用尺一量,树池里堆的土深达30厘米。
施工方解释,这是临时堆的施工用土,时间不长,正准备运走。
宋启星向施工方解释:樟树树池里不能堆这么深的土,否则会严重影响它的根系呼吸,呼吸不畅自然长得不好。而且,一旦浇水充足或雨水充沛,树穴容易积水,导致根系浸泡腐烂,后果更是严重。“细致施工,各个环节都要想仔细,不能随便一堆。”宋启星说。
杜艳华紧急联系东湖绿道三期大树保护单位——武汉市园林生态集团创然公司,与该公司科技养护部部长周鹰一起现场“诊断”,并开出“处方”:清理树池堆土,修枝整叶以便透气透光,因还要有树荫,伸向湖面的树枝适当保留,呈现若隐若现的效果……
一两天的工夫,树穴土壤得到清理,恢复最初的状态;植物修剪高手上树修剪,并覆上松鳞片以美化且透气;修复部分裸露的树皮……
“枯枝败叶装了一小车。”周鹰说,这棵樟树树龄估测有40多岁,年初遭受冻雨形成的枯枝未来得及清理,此次一并打薄修剪。
一周后,杜艳华和同事们再次来到现场,但见这棵樟树容光焕发,临湖一侧的树枝优雅地伸向湖面,显得特别有精神。
“现在去看,这棵樟树就像女孩对着如镜的湖面梳妆,旁边的枫杨也神采奕奕。”杜艳华说。
这里沿湖缓坡上的好几棵树,也各自展露风华。“我们对原有树丛进行了清理,做了减法,更疏朗透气。”宋启星说,无论是新栽的树还是老树,养好了,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标志性“一棵树”,“梳妆后”更精神
东湖风光村的“一棵树”,是许多武汉人的乡愁。
它是一棵樟树,站在交通转盘的中央,后来成为东湖绿道的标志性景点。
近日,极目新闻记者路过发现,它的枝干上留有修剪后的痕迹。
原来,为了让这棵树长势更旺,武汉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站指导相关单位对其精心“理发”。“修剪萎缩的枝条和内膛枝,让其更加通透。”宋启星介绍,修剪后的“一棵树”,“头发”更轻薄,显得更有精神、更为醒目。
当然,树木长得好不好,根部是最关键的。
这棵樟树的树池有点小,但受位置限制无法扩大,管理单位于是稍稍降低了树池中土壤的厚度。“我每周都会去书香道看看,修剪整理后的‘一棵树’长势向好。”宋启星表示,后期他们还会采取措施,让它越长越壮实。
每棵法桐换土壤,强筋壮骨保底色
书香道上有400多棵法桐,大多超过50岁,它们是书香道的生态底色。
“毕竟经历过绿道施工,树木多少会受点影响。”宋启星介绍,为了让这些法桐长得更好,每棵法桐周围1.5米范围内,他们都换上了30厘米深的营养土。
周鹰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要巡查东湖绿道的树木,关注它们的长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暑热天里加强浇水抗旱。为了不影响车辆通行,工作人员都是在凌晨时分驾驶小型车辆浇水。
经过持续巡查发现,少数几棵法桐长势不佳,出现叶片枯黄、提前落叶等现象。他们于是多管齐下助其恢复健旺:在树穴打孔帮助它们的根部透水透气;在树干挂点滴为其补充营养;修剪枝叶减少水分和养分消耗等。
目前,这几棵法桐恢复较好,管理人员仍在持续关注中。
为了提升书香道上法桐的“颜值”,在保持其自然风韵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对部分法桐进行了修剪。“树叶要打薄,还要确保有树荫。”宋启星说。
“东湖绿道书香道的大树管护经验,可以为武汉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借鉴。”杜艳华说,园林建设的核心就是保护好每一棵树、每一株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