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协调工作机制等。
□ 截至今年8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6.1%,民营企业贷款也呈现增长趋势,同时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截至今年8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6.1%,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增长9%。从价格层面观察,利率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具体而言,1月份至8月份,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持续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并引导银行扩大普惠信贷投放规模。但部分小微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挑战。
专家认为,造成这一现状主要是因为银企信息不对称以及基层信贷人员在贷后管理上的顾虑,共同制约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进程。只有解决这些不敢贷、不愿贷的症结,才能更有效地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小微企业。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小微企业融资工作,通过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协调工作机制,有效疏通了银企间的融资堵点。目前,我国普惠信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信贷供给规模不断扩大,有力推动了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
为扩大小微企业授信范围,银行积极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产品。比如,广西北海市的银行与税务部门积极合作,创新数字金融服务模式,通过挖掘企业的经营状况等信用数据,有效化解了小微企业融资增信难题。
广西春怡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唐春花表示,桂林银行北海铁山港支行及时为公司授信450万元贷款,不仅有效缓解了企业现金流压力,还为年底扩大投资增添了信心。据悉,近年来,桂林银行持续加大普惠金融供给力度,推出了“小微速贷”等系列惠企金融产品,切实提升了小微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银行还加大了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精准支持小微企业。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着力发展数字金融,将技术创新与金融服务紧密结合,加速了数据在金融产品等服务场景中的应用。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莫秀根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与金融不断融合,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边界正在不断拓展。通过实现数据互联互通,金融机构在评估借款人信用时,可以获取更全面、丰富的数据支持,进而构建出多维度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有效满足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
丛林表示,在银行端,疏通信息传递和资金传导的堵点与卡点意义重大。“我们期望那些依法合规经营、有真实融资需求且信用状况良好的小微企业,都能通过这个机制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丛林说。
从信贷风控的角度来看,部分银行之所以不愿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主要是因为小微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资产进行抵押或担保,很难获得充分的信贷服务。一旦出现贷后资金风险,基层信贷人员也将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使得不敢贷的问题依然存在。
为调动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工作的通知》,将尽职免责的适用对象扩大至小型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和农户等重点领域贷款。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制度的细化,解决了基层信贷人员在开展中小微企业授信业务时的顾虑,有助于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应进一步探索普惠信贷各环节尽职情形的基本认定标准,通过明确尽职免责的边界问题,将尽职免责、容错纠错等原则落到实处,从而提升基层银行和客户经理“敢贷、能贷、愿贷”的积极性,推动普惠信贷更好服务小微企业。(经济日报记者 王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