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实习生 王佳良 通讯员 雷灿 李刚 黄佳良
11月7日,科技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武汉开幕。论坛面向全国共征集到中非科技创新合作成果321项,17家国际企业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国际企业孵化中心现场成立、授牌,发布《非洲矿业发展报告》等研究报告及第三届中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组织签约21项,涉及农业科技创新、空间技术、公共卫生、消防应急、人文交流等领域,共绘中非合作蓝图。
中非创新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已在肯尼亚设立五个科研分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领域培养留学生人才超过1200人,其中90%以上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非洲国家;武汉大学与南非科研团队开展基于天空地一体化遥感的大宗农作物健康监测研究……论坛上,321项中非科技创新合作成果集中亮相。
农业科技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已向9个非洲国家发放超过1000份绿色超级稻材料,累计推广面积达5.7万公顷,比当地品种增产20%以上,超3万户农民从中受益。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多哥等地合作选育适宜当地的芝麻品种,其中在多哥试验的芝麻产量达116kg/亩,是非洲平均产量的3倍。
此次论坛开幕式与中非农业创新合作论坛等16场专场活动上,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中国—卢旺达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联合实验室”等三个中非联合实验室揭牌,武汉大学分别与南非茨瓦尼科技大学和坦桑尼亚索科伊内农业大学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湖北工业大学与苏丹国家能源研究中心联合共建科技部“中国—苏丹新型光伏生态农业联合实验室”。
非洲科学院院长利兹·科斯滕说,合作进一步将中国在作物育种、病虫害防控、动物疫病防治、农机农技等农业稳产增效先进实用技术方面的优势资源向非洲转移,助力非洲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生产效率提升和粮食安全水平提高,提升非洲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自给能力。
中非合作红利惠及更多青年
论坛上,第三届中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颁奖仪式举行。大赛聚焦数字经济、循环经济、大健康与新材料、现代农业四大领域,近百个项目进入各领域初赛,参赛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埃及、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里、摩洛哥等18个非洲国家。
“太阳光一照,清洁水就有了!这种利用太阳能的水蒸发技术,不仅投入少,而且不依赖电力,非常适合我的家乡。”来自苏丹的yahya alamin说。已在华中科技大学求学3年的他为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严亚明,此次他和华科大团队成员的参赛项目“水从阳取——太阳能水蒸发材料及其应用”获一等奖。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微孔结构和亲水性的共价三嗪框架材料,这种材料不仅能够高效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还能促进水的传输和蒸发。据介绍,该材料无需额外引入水传输通道,在水蒸发效率上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苏丹拥有非常高的日照强度,这为太阳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严亚明说。
大赛评委、中非友好协会联盟副主席迪亚拉博士对记者说,参赛项目都很好,很高兴看到这么多中国和非洲的年轻人一起合作创新,让中非合作红利惠及更多青年。希望更多中国年轻人去非洲考察,进一步了解非洲。
湖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是对非创新合作的重要省份。2021年,中非创新合作中心正式在湖北武汉揭牌,这是科技部与省份共建的唯一一个面向非洲地区国家设立的国家级国际区域创新合作平台。目前,已在肯尼亚、南非、埃塞俄比亚、塞内加尔等国家设立了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分中心,组织中非115家机构加入了技术转移协作网络。2024年,“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建设”“共建联合实验室”等多项事业被列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未来将以更加开放、共享、创新、合作的理念,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中非相关政府机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加入中非创新合作事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