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小水滴”汇聚成江河 湖北1107万名志愿者活跃一线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1日07:05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童晨曦 通讯员 张骅 金明

丹江口,人人亲水,日日护水,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荆门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成立18年来涌现出17名“中国好人”;襄阳市草草义工协会将阵地下沉到基层,让志愿服务之花在山区农村绽放……

我省现有1107万余名注册志愿者,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五分之一,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处处闪耀着他们的身影。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殷殷嘱托,振奋人心。”省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湖北正探索完善制度机制,壮大队伍力量,丰富活动项目,加强阵地建设的有效路径,让湖北志愿服务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丹江口市六成人是志愿者

深秋时节,丹江口市山色斑斓、水质清澈。10月31日下午,成群的野鸭在汉江水中嬉戏,市民们在汉江东侧的滨江公园内下棋、散步,一派和谐景象。在江水与公园之间,24岁的侯润鑫身穿“小水滴”志愿者马甲,手持工具在岸边捡拾被风吹落的垃圾。

侯润鑫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大学毕业后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丹江口,成为一名志愿者。她虽然不是在丹江口水库边长大的,但对这片水域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家是受水区,风沙严重,水质不佳。得益于南水北调工程,我们喝上了丹江口的清水。”

“小水滴”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袁慧说:“一滴水虽微不足道,但‘小水滴’们汇聚在一起,便有了无穷的力量。”

每天清晨5时30分左右,码头还沉浸在宁静中,76岁的清漂志愿者徐元忠开着他的清漂船出发了。“清漂就是清除垃圾、树枝等漂浮物。一来一回需要两个小时,我每天都要跑两趟。”徐元忠是一位老船长,2021年退休后加入“小水滴”志愿服务联合会,他将自己的两艘货船改造成清漂船,无偿奉献。

在丹江口,志愿服务蔚然成风,不论男女老少,都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该市常住人口约35万,注册志愿者约占常住人口的60%。“小水滴”环保志愿服务大数据平台实时显示,截至10月底,全市共有361个志愿服务组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负责包保2313公里的库岸线。全市共有211787名志愿者,每天的志愿服务内容和地点也直观明了。

“今年8月,水质‘检测员’桃花水母的再现,是对丹江口水库水质的最好肯定。”丹江口市社会工作部部长李龙利说,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库区水质多年来一直保持在二类以上,供水水质达到一类标准,累计向北方调水640亿立方米。

“回到家乡后,我一定会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侯润鑫说。

17名“中国好人”绽放荆门

“我今天要分享的书是《冒险小王子》,这是我女儿最喜欢的书。”10月30日,荆门市漳河新区十亩之间农庄内,小雨(化名)正和40多名残友聚集在一起分享读书心得。

小雨出生在农村,因先天性脊椎问题,从小行动不便,直到26岁都没上过学。通过“阳光家园计划”项目的走访摸排,荆门义工联志愿者胡继芳发现了小雨对学习的渴望。“我退休前就职于荆门市特殊教育学校,我能教她学拼音、认字。这会改变孩子的一生。”胡继芳说。

2017年5月到9月,胡继芳坚持上门教小雨学拼音。小雨初次接触拼音时听不懂讲解,发音方法和部位不熟悉,几次想放弃。胡继芳教她看口型、摸喉咙感受发音位置,录制教学视频让她反复观看。尽管困难重重,小雨最终能够准确发音和拼字了。

“是胡老师改变了我的命运。”小雨感慨地说,学会拼字后,她迎来了更广阔的世界。通过网络,小雨不仅自学了许多知识,还遇到了现在的丈夫。两人齐心协力,创建了幸福的家庭,迎来可爱的女儿。

残友陈刚银同样感触深刻,他半身不遂,患有尿毒症,每周要做两次透析。“多年来,每次我要去医院或者报名参加活动,马上就有志愿者联系到我,开车送我去。”经常接送陈刚银的志愿者刘文鹏是一名聋哑人,多次配合已让他和陈刚银十分默契。

荆门义工联会长王丽莉介绍,荆门义工联成立于2006年,是湖北省第一家正式注册的公益性民间社会团体。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义工联也遇到了不少瓶颈,如志愿者不活跃、活动不固定、志愿服务难以持续等问题。

2016年前后,荆门义工联引进了“项目制”管理。这一转型使得义工联的志愿者能接触到更先进的理念,提升了自我,也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

在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好人榜”上,有多年如一日为困境儿童对接帮扶资源的王丽莉;有扎根边远山区24载、用教学奇迹改变山区孩子命运的向宏佳;有30多年工作之余坚持护鸟的“鸟爸”郑青松……据统计,我省“中国好人”当中,从荆门义工联走出的有17位。

襄阳志愿者陪伴孤残儿童

“志愿服务的初心,就是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全国三八红旗手、襄阳市草草义工协会会长耿辉说。

近年来,襄阳市草草义工协会的志愿者们把陪伴留给孤残儿童,将新颖的教育模式引进山区,点亮孩子们的梦。

为了进一步推动山区教育和志愿服务发展,2018年,耿辉回到家乡,组织筹建了南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孵化基地。

“我们培训支教老师,给孩子们上课的教室换上护眼灯……当地志愿服务缺乏专业性,我们决定将重心转换到志愿服务培育和孵化上。”襄阳市草草义工协会副会长郭艳斌说。

随着“草草义工们”的努力,南漳县文明实践活动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6年来,18支志愿服务队相继成立,并成功培育实施了7个项目,累计培训志愿者接近2万人次。“我的妈妈我的家”留守困境儿童关爱项目荣获全国“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

“侠义之城”襄阳出台嘉许政策,让志愿者更有价值感和成就感。襄阳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襄阳市创新地发放了超过100万张“时间存折”,使广大志愿者可以通过积累的服务时间兑换相应的奖励。

此外,武汉、宜昌、鄂州、随州、十堰、神农架等地纷纷出台了各自的志愿者嘉许细则。“比如5星志愿者,景区门票免费,享受额外医疗保障。”十堰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

黄石、孝感、咸宁、荆州、黄冈、恩施、仙桃、潜江、天门等地则推出了涵盖交通通信、医疗保障、就业创业、法律援助、文体旅游等多个领域的激励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责任编辑:王会】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