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左)和父亲黄登祥在宜昌浴华坪磷矿井内合影。 (湖北日报通讯员 李小龙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乐克
通讯员 邱天星
初冬时节,黄柏河两岸层林尽染,山峦间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溯黄柏河而上,来到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这里是长江一级支流黄柏河的上游,也是长江流域最大、亚洲第二大磷矿的腹地,被称为“中国磷矿之乡”。地表之上,天蓝水清,满眼绿意;地表之下,则是一片灯火通明的地下城。
11月28日,长江最大磷矿富集地——樟村坪迎来规模化开采第50个生日。从新中国成立后首家磷矿企业到智慧矿山标杆示范区,半个世纪过去,在一对普通父子矿工眼中,这里经历了矿山从原始开采到智慧革新的跨越,传递着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深远意蕴。
在地下400米造城立柱的“机械手”
通勤车一路蜿蜒,盘山而下,最终抵达400米深的矿井。迎面而来的,并非想象中幽暗、压抑的环境,而是一片宽敞明亮的地下世界。矿井巷道纵横交错,信号灯闪烁指挥,各种智能化机械车辆川流不息。
这座地下城是宜昌华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浴华坪磷矿,目前采掘作业面积为0.9平方公里,相当于130多个足球场大小。全部建成后,矿区总面积将超过7平方公里。
“以前矿工全靠肩挑背扛,现在智能化、机械化替代了体力活,不仅效率高了,安全也有保障。”黄宇笑着说。他是浴华坪磷矿的一名“90后”矿工,在矿井的工作是负责操控一辆价值200多万元的“豪车”——锚网台车。
黄宇在驾驶室熟练地拨动着操作杆,只见一台10米长的黄色机械车轰鸣作响,机械臂按指令抓起一张钢筋网,将其贴合巷道顶板,再伸出锚杆固定,动作一气呵成。
然而,这份看似轻松的操控手艺并非一蹴而就。黄宇从辅助工做起,花了3年时间才熟练掌握技巧。“第一次独立上手,井下恒温只有十几度,我却紧张得满身大汗。因为这不是小事。”他说,锚网支护对矿山安全至关重要。“巷道挖掘到哪儿,支护工作就同步跟进到位,这样才能牢牢支撑起地下400米的矿山内部结构。”黄宇说。
从父亲的铁锹到儿子的操作杆
井下休息室内,整洁明亮,不仅WiFi覆盖,而且饮水机等生活设施齐全,几名矿工在这里享用午餐。“宇伢子!”听到熟悉的喊声,黄宇回头看,是同样在华西矿业工作的父亲——黄登祥,一名井下安全员。
黄登祥已在矿山工作30余年,他亲历了樟村坪磷矿企业由肩挑背扛到智能开采的转变过程。
上世纪50年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依据黄陵背斜地质构造理论,判断鄂西地区应有磷矿资源。上世纪60年代,湖北省地质队历尽艰辛,终于在樟村坪镇探明大型磷矿床,其储量占湖北省的42%。1974年11月底,樟村坪成立第一家磷矿企业。
“当年我19岁来矿山干活,从硐口到开采区全靠脚走,巷道又窄又黑,一脚深一脚浅,打着电筒40分钟才能走到。一人、一把铁锹、一个簸箕,废渣靠板车拉运出去。一天下来全身都是黑灰,累得站着都能睡着。”黄登祥回忆起几十年前的日子时,感慨不已,那时连自身的健康都顾不上,更不要说保护头顶上流淌的黄柏河。
“过去支护巷道全靠人力,5个人一天最多能锚3张网。现在锚网台车一天就能完成16张,效率提高了好几倍。”黄登祥看着黄宇说。“以前我们是体力工人,现在矿工更像是工程师,坐在电脑前调控一切。”他指着一套智能监控系统说,“连空气、粉尘、水质都实时监测,安全和环保都更有保障。”
守护长江的绿色智慧
“我们不再是机械重复劳动,而是用技术和数据解决问题。”黄宇说,“这不仅改变了矿工的命运,也保护了长江的未来。”
从探矿、掘进、选矿到矿渣回填,全过程实现智能化,同时有200多台机器人和智能化设备在工作。其中无人驾驶矿车成为“明星设备”。黄宇指着屏幕上一辆辆矿车介绍,这是地下400米的主力选手,不需要人驾驶,自己精准规划路线、装载矿石,误差不超过5厘米。
矿山的变化不只在设备层面,还贯穿于对生态的承诺。从矿井到黄柏河边,智能化的绿色屏障悄然延展。废水经过多级处理后实现循环利用,尾矿渣被制成新型建材,粉尘在智能监控系统的控制下消散于无形。
河畔的一套在线监测系统记录着黄柏河的实时水质,并与矿山内的生产系统联动。当系统检测到矿山作业的细微振动时,会自动调整生产。黄宇指着平静的河面说:“地下的每一方矿石,都与头顶的河流相连。我们的开采,不只是为了生产,也是为了保护。”
如今,黄柏河的水质稳定保持在优良水体,今年以来4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在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的浪潮下,矿工劳动量减轻、安全系数增加的同时,也对矿工的知识储备、技术手段、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湖北第一地质大队原副总工程师、83岁的地质专家张国胜感慨:“新时代的矿工,是新时代劳动者的缩影。山更青,水更清,矿山变得‘更聪明’,这是黄柏河畔两代矿工共同亲历的答卷,也是推动高水平保护、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