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桂丹丹、宋胜锋)打铜社区位于武汉市江汉区中心城区,毗邻江汉路商圈,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百年老社区,因明清时期以打铜为生的工匠云集于此而得名。辖区0.09平方公里,居民2791户,常住人口近8000人,辖区内80%以上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房屋,辖区内老年人口、低收入人口及流动人口居多,治理难度大。
近年来,打铜社区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以社区党建工作为引领不断规范社区运行体制机制,聚焦美好生活共同缔造以老旧小区巷道改造着手,持续打造“五社联动” “铜”心共治品牌,持续推进自治德治法治智治的有机融合,实现环境优、口袋富、精神足,为建设和谐美丽幸福的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推动超大城市中心老旧社区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打铜”实践样本。被评为全国城乡社区教育特色学院、湖北省百佳社区,“铜”巷不同样:以社区营造探索迈向共同富裕的基层治理新路径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服务案例,并获全国社会工作党建创新案例大赛一等奖,湖北省青春社区计划金奖等荣誉等,“铜”巷不同样幸福同缔造案例、“铜”心共治党建品牌、“打铜社区全周期工作法”等先后被中央、省、市级媒体多次报道。
获得多项证书。通讯员供图
党建引领夯基础,增强社区创建“凝聚力”。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打铜社区坚持把巩固、深化社区品牌摆在重要位置,对标对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标准再落实、再推进,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成效。打造党建融合治理格局。社区坚持以“党建居务”融合推进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大党委”,纵向建立“社区党组织+片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架构,横向成立了“永广里自管队”“平安锣志愿巡防队”“桂香编织社”“武汉方言发音工作室”等社会组织26个,建立网格员,社区民警、党员中心户、邻里长、片区志愿服务队、应急突击队“四长两队”,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网络,依托“党建引领 五社联动”治理模式,邀请共建单位党组织、社区“法律明白人”、社区青年党员进网格、小区、进楼栋、进家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安全巡查、法治宣传教育等专项活动,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社区治理良好格局。方新建是个热心快肠的老党员,乐于关心邻里,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二话不说,尽可能地给予帮忙。“老社区老巷道老街坊了,都是有情怀的一家人,家里人的事看着就要管。”作为“武汉方言发音工作室”的“头雁”,将一群热心公益又熟悉街坊邻里的老街坊吸纳到队伍中来,助力社区治理提优赋能。强化创建保障夯实基础。社区坚持把示范创建工作抓在手上、落到实处,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要求,在人、财、物等方面不断加强对示范创建的投入力度,近几年先后召开50余次社区两委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上遇到的各类问题,累计投入35余万元对“铜小匠”社区文化IP、“铜”共治直播间、巷道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进行重点保障,进一步夯实了示范创建工作基础。
社区会议现场。通讯员供图
自治固本强联动,激发居民参与“新活力”。 打铜社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社区“两委”、社区干事、支部书记、党员骨干学习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各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先后多次召开社区相关工作安排部署会、推进会,对平安社区建设、片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电信网络诈骗、禁毒以及信访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推进上级任务要求在社区贯彻落实。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充分利用“围炉议事会”、“同心议事会”、网格微信群、社区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平台,收集和解决居民生活需求性问题,召开各类协商议事会,搭建起与居民对话沟通的平台,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特别是社区正在积极开展的共同缔造工作,在制定社区发展规划、管理政策等重要事项时,社区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公示决策内容等方式,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铜”巷不同样社区微改造中,组织居民召开19场议事会,收集群众137条建议,运用“五共”的理念,引导居民协商解决10余件房前屋后的“自家事”,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项目保驾护航,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该项目荣获了2023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围炉议事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法治强基促和谐,厚植社区治理“支撑力”。建立社区“1+N”(一名居委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法治工作队伍,用好社区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等工作力量,定期开展法律咨询、法治讲座、送法上门等活动。抓住关键少数。社区工作人员以身作则,带头学法。并守法用法,树立良好的法治榜样。通过组织定期的法治教育培训,确保每位社区工作人员都能深刻理解法律法规,提升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同时,鼓励他们将法治思维融入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无论是调解邻里纠纷,还是处理社区公共事务,都能坚持公平正义,依法依规操作。此外,利用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平台,广泛传播法治知识,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识。开展“法治之星”评选活动,表彰在法治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家庭,营造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让法治成为社区治理的坚实基石,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共同推动法治社会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常态化开展社区普法。紧密围绕关键时间节点、社会热点话题及居民关切焦点,实施精准法治宣传策略。在国家宪法日临近之时,精心策划宪法教育活动,深化居民对宪法权威的认识;三八妇女节期间,则重点宣传《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编的内容,提升妇女权益保护意识。针对电瓶车入户充电的安全隐患,适时加强消防法及电瓶车规范充电的宣传教育,确保居民生活安全有序。通过这些举措,社区普法工作更加贴近民生,有效提升了居民的法治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
社区普法。通讯员供图
丰富法治宣传形式。充充分利用社区“共享直播间”,微信公众号、公益小剧场、社区法治IP铜小匠等渠道等开展系列特色法治文化宣传活动,定期发布法律知识和案例,增强居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通过组织开展 “法律进社区”、“法治文化节”、自拍自演的“公益剧场”、暑期法律小课堂等活动,让法治文化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引导居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让居民在寓教于乐中深化对法律的理解,推动构建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文化氛围,法治更深入群众、贴近群众。铜心共治直播间,精心编排《杜绝高空抛物 安全文明在心》《反电诈》等法治情景短视频线上播放量达5万+,社区的两名90后普法骨干,获得了武汉市第五届普法网红的称号。联合武汉市司法局戒毒保障所共同打造了武汉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通过看展览、听故事、讲感想、“玩游戏”,寓教于乐,让青少年身临其境地学法知法用法。该法治教育基地成为了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打卡点,吸引越来越多的孩子来此参观学习。
聚合力量化纠纷促和谐。通过“党建+网格”推动各类力量“组团”,整合优化党建、综治等9个网格,推动下沉、共建10余个、122名下沉党员在网格类进行认岗接单,成立“平安锣”志愿巡防队,收集民情民意、化解各类矛盾。2024年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2件,其中邻里纠纷32件、家庭纠纷2件、其他纠纷18件。答复12345市长热线90余件、妥善化解群众来访事件1件,切实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德治润心淳民风,共绘良治善治新“枫”景。榜样是无声的力量,示范是鲜明的导向。在深化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厚植德治根基,以德治滋养人心。打铜社区大力培育和选树德治典型,通过树立正面榜样,引领社会风尚。开展“平安商户”、“平安家庭”、“最美家庭”等一系列评选活动,鼓励居民和商户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良好的道德风貌。这些评选活动不仅是对优秀典型的表彰,更是对全体居民的一种激励和引导,促使大家见贤思齐,共同提升道德水平。于此同时,社区不断强化德治在基层治理中的支撑作用。今年来,社区组织开展道德讲堂10余场次,评选表彰“平安商户”100户、“最美家庭”100户、“平安家庭”100户,选树身边好人、志愿服务典型等100人。将德治理念融入社区治理的各个环节,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德治的滋养和引领,让基层治理更加和谐有序,让居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智治赋能优服务,提升基层治理“驱动力”。积极探索智慧治理新路径,从居民生活安全细节入手,推出“五个一温暖服务”:“一器(烟感报警器)、一阀(燃气安全阀)、一包(国防应急包)、一板(多用接线板)、一监控(智能摄像头)”,通过智治赋能,全面优化社区服务流程与质量,不断增强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了基层治理的驱动力。
于此同时,社区还创新性地推出了“铜心民心片”数智化服务,通过这一平台,居民可以便捷地参与到社区事务的讨论与决策中,实现了从被动接受服务到主动参与治理的角色转变。无论是反映社区问题、提出建议,还是参与社区活动,都只需轻点指尖即可完成,极大地拉近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与居民的归属感。结合‘铜心民心片’收集到的居民反馈,及时调整服务策略,推出更加符合居民期待的个性化服务项目,如健康讲座、亲子活动、老年人关怀计划等,真正做到了服务精准对接、需求快速响应。
居民送上锦旗。通讯员供图
如今打铜社区民主法治蔚然成风,今后,社区将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争创“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为契机,不断巩固和拓展创建成果,持续提升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水平,建设更加美好和谐幸福宜居的标杆示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