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程凌华)以党中央部署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基本遵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打造“1+5”工程,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五史”深厚内涵融入学校红色校史之中,以校史小切口,展现“五史”宏大叙事的理念,通过亲切可感的校史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五史”的历史链条、文化表征、精神之脉,提升了“五史”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
用好“鲜活教材”,发挥红色校史育人功能
校史是大学生身边最鲜活、最生动的历史,是大学精神的沉淀和大学文化的精髓,更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缩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
在“五史”的视阈中讲好校史,在校史中挖掘“五史”元素,这是基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史本身蕴含的“由党创办、建校为党、成长为国、发展为人民”的红色基因。学校的前身,是我们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创建和领导的中原大学。在7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在新中国的春风中转轨改制,在院系调整的变革中发展图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跨越成长,在新时代的号角声中走上“双一流”。学校虽几经分合,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因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校史具有天然的红色基因,是一部创业奋斗史、一部耕耘收获史、一部精神传承史,是“五史”的一个生动剖面和缩影。
学史“寻根”。对大学的历史进行“她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追问,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厘清红色校史文化与革命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提高大学生对党史校史的认识,增强对红色革命精神的认同。
知史“培根”。学校全体师生不仅是红色校史文化的开拓者,是校史红色血脉的传承者、践行者,更是校史红色精神的发展者与弘扬者。校史教育塑造学生的精神面貌、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在校园内具有独特的思想引领力和行为驱动力。
明史“植根”。以校史人物吸引学生、校史故事感染学生、校史文化引领学生,播撒“知校爱校”的种子,汲取成长、成才的养分和力量,激发“荣校兴校”的责任感和“强国有我”的使命感。
用史“扎根”。使学生在校史精神的感召下,把思想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把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成为有远大理想、有过硬本领、有使命担当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争做“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打造“1+5工程”,搭建立德树人载体平台
“1+5工程”,是学校以校史为切入点和载体,整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五史”深厚内涵的研究与实践工程,也是学校在实践探索中继承发展的育人传统和经验沉淀工程。“1+5工程”以融入了“五史”的红色校史教育为核心,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为主要形式,将静态的史料转化为动态的育人资源,最大程度发挥以史育人作用,系统化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1+5工程”以融入了“五史”的红色校史教育为核心——
以“融入‘五史’的红色校史+课程”育人工程,搭建课程育人平台。开设《校史文化与大学精神》通识选修示范课程,校领导亲自走上讲台为学生系统讲授红色校史;将融入“五史”的红色校史作为校长“开学第一课”、新任教师的“入职第一课”和学生毕业最后一堂思政课的主要内容,将校史元素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等,真正让师生知史爱校、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以“融入‘五史’的红色校史+实践”育人工程,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开展校史讲解大赛、校史校情知识竞答等品牌活动,组织学生围绕校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成立学生校史研究协会并顺利运行9年,组建校史讲解队,为2万人次提供校史讲解服务。校史研习、校史宣讲、校史馆参观以多种形式开展,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红色校史精神。
以“融入‘五史’的红色校史+科研”育人工程,搭建科研育人平台。出版校史专著、人物传记等红色校史书籍20余部,在知名期刊发表校史相关研究文章十余篇,多个课题获教育部、省教育厅重点立项,“五史”与校史融合性研究的制度保障、经费支持和成果转化机制初步形成。
以“融入‘五史’的红色校史+文化”育人工程,搭建文化育人平台。发布校歌《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为创建学校的革命元勋立塑像,以他们姓名命名学院、地标、道路、楼宇,营造全方位红色校史氛围。建设富有学科历史特色的系列文化场馆,如改扩建校史馆、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建设会计史文博馆等,打造知校爱校教育和“五史”学习教育基地。编排原创话剧《曙色》,举办专题展、手稿展,让师生深刻感悟到百年党史和红色校史的独特魅力。
以“融入‘五史’的红色校史+网络”育人工程,搭建网络育人平台。持续推出专版专栏专题和校史微课,打造“校史春秋”“校史故事”“校史钩沉”等多个品牌栏目,开辟“与你共读简明校史”“简明校史阅读笔记”等展示专栏。自主研发推出在线“五史”阅读平台,打造学生“终身书房”。拍摄全国首部校园思政系列纪录片《中原大学为党而生》,登上中国教育电视台展播;校史专题片《初心》获评人民网高校优秀校园新闻作品。
在此过程中,学校深入贯彻“三全育人”理念,致力于打造红色校史引领下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实现红色校史教育培育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滋养学生心灵、涵育学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的育人成效,也感染着教职员工和毕业校友厚植家国情怀,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坚持“以文化人”,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学校把关心和教育学生作为贯穿融入“五史”的红色校史文化育人工作的重心,找准学生成长“需要侧”,优化文化育人“供给侧”,在精准对接中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文化浸润、情感链接的有机统一,切实提升融入“五史”的红色校史文化育人实效。
强化价值引领,让红色校史文化育人“更聚焦”。把“五史”融入红色校史文化育人项目纳入“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建设重点内容,让红色校史文化与青年学生同频共振,用红色校史之“红”,铸时代新人之“魂”,以史见事、以事见人、以人见精神,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坚持文化浸润,让红色校史文化育人“更厚重”。端起“五史”的“望远镜”,深入挖掘校内红色校史资源、学术学科史研究资源及其育人内涵,擦亮红色校史文化、史学研究文化“金名片”,让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宝贵文化财富,为师生校友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找准情感链接,让红色校史文化育人“更暖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开学季、毕业季、历史纪念日、校庆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在“五史”中寻找红色校史育人的鲜活结合点,打造“走心又走新”的最美大思政课,培育“叫好又叫座”的校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展现青春朝气锐气、担当作为。
结合时代特点,让红色校史文化育人“更精准”。通过“五史”、校史大型主题展陈、文化景观制作、艺术创作、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打造红色地标,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史文化育人立体空间,提高学生参与度,让“五史”和红色校史文脉流入“心间”。
未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将继续打造融入“五史”的校史“红字招牌”和“旗舰品牌”,发挥“大校史”立德树人示范作用,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回答好学生“我是谁、我在哪、我能做什么”的青春之问,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