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郑一鸣)快递到了,只需一声呼叫,它就能为你取回;口渴了,给它下达任务,一瓶水便能稳稳送到你身边;东西太沉拿不动,喊上它,可以帮你拿80公斤的重物……
今年被称为“人形机器人商用元年”。作为全球前瞻的融合创新方向之一,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具体实现形式之一,将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展方向,有望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在武汉,“小天”“大壮”“天问”等一批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产业化。武汉正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抢占人形机器人创新制高点。
汉产“人形机器人”接连亮相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人形机器人在电网变电站巡检运维场景大有可为。”武汉格蓝若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蓝若)人形机器人技术负责人袁方介绍,今年底,公司将推出首款面向变电站巡检运维场景的电驱动人形机器人样机——劳动者1号。
劳动者1号人形机器人样机。资料图
电网对机器人的需求很大,有很多无人值守的偏远变电站,出现故障后,人力无法实时快速解决。常规带电作业,工程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穿戴绝缘用具,还要有人协助、监护,但机器人操作就没这些问题。
为适应电力巡检运维等专业场景,劳动者1号被设计得十分结实。它拥有身高1.8米、体重95公斤的大身板,拥有全套金属仿生关节,能轻松稳定地举起80斤重的物体。这些过硬的“身体”素质,也让它收获了小名“大壮”。
目前“大壮”进步飞快,诞生不到半年便取得一系列突破,明年计划将一小批机器人投向电网试用。
武汉万睿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荆楚一号”人形机器人,通过3D面部扫描和面部建模技术,为用户提供高度仿真的人形机器人形象定制服务,让养老生活增添陪伴感、减少孤独感。据介绍,该机器人已实现手、眼、脑软、硬件模块的设计研发,正在组装、调试中,明年有望量产面市。
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的人形机器人“天问”,目前可以实现走路、转弯、抓取、聊天等功能。
“人形机器人最核心的部位是‘大脑’和‘小脑’,头脑中的芯片让它实现人机交互功能,不仅能‘看’到前方的人和物品,友好地与人握手,还能伸手抓取物件。”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刘胜院士团队核心成员李淼说。
李淼介绍,“天问”一代身高1米78,性别为“男”;“天问”二代身高1米6,性别为“女”,可以走得更稳,性能更优。据悉,“天问”二代将于年底亮相。
产业链完善,降低企业沟通成本
武汉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和优势。
以“天问”为例,从研发至今,不过5个多月,为何如此迅速?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跨学科优势,综合计算机科学、动力与机械工程、城市设计、测绘遥感等11个学科,联合攻关核心问题,寻找技术方案。”李淼说。
此外,“天问”的核心零部件,90%以上来自省内。例如“天问”的“大脑”和“小脑”芯片,来自武汉芯片企业“黑芝麻”;在大模型方面,团队与计算机学院、科大讯飞合作,降低了产业链上下游间的沟通成本。
黑芝麻智能芯片。资料图
在技术创新上,武汉拥有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陈学东院士,武汉大学刘胜院士等机械领域顶尖人才团队,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
武汉还集聚有一批人形机器人重点企业。武汉华威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多款触觉产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触觉”感知。该公司计划在今年内融合空间感知、多维感知等多模态技术;武汉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其核心技术,打造精准医疗产品矩阵,包括药品流通、超声检查、专科手术机器人等;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率先将人工智能芯片植入数控系统,快速生成数控加工代码,实现人机交互、远程运维,具备智能机器人的雏形。
此外,在人形机器人涉及的“大脑”“小脑”“感知”“躯干”等关键部件方面,武汉同样积累有相关企业发展基础。
刘胜院士表示,武汉具备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优势,接下来需要逐步建立起跨学科的研发生态,推动产业链的发展。
政企协同,加快完善产业生态链
“面向产业化、围绕落地应用的研发,与我们之前在学校做的技术突破型研发是有很大区别的。格蓝若作为整机研发的企业,需要匹配上游产业链和下游的应用场景。”袁方说,政府相关部门帮我们在区内对接了一些应用场景,并和我们一起到南方电网、国家电网实地考察,让合作顺利推进。
据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到2035年将达到1540亿美元,中国有望超过3000亿元。各地高度重视,纷纷抢滩布局。
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举办的第二届智能社会治理论坛上专家介绍具身智能技术。资料图
武汉今年出台《武汉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每年将安排至少40亿元产业基金,投向包含人形机器人等在内的13个细分领域,此外还成立了30亿元的数字经济产业基金,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并在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江汉区等区域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抢占人形机器人新赛道,必须打通全链条,建立生态。以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为突破口,湖北支持整机企业牵头建立创新联合体,引导“大脑、小脑、感知、躯干、四肢”等零部件企业融入整机制造产业链。目前,在武汉光谷,20多家整机与零部件相关企业实现协同发展。
当前,借助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在视触感知、运动控制领域的科教、技术优势,武汉市在传统工业、服务机器人上,已聚集上下游配套企业300余家,构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正加快抢占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