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付逸飞)日前,荆楚营商环境(孝南)发展智库在武汉成立,武汉大学教授、武汉大学经济舆情研究基地主任、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教授肖光恩出席成立仪式,并受聘成为首批智库专家之一。仪式后,肖光恩就孝南区《企评我诺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案例接受记者采访,并进行现场点评。
2024年,孝南区市场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新增市场主体2万家,总量跃升至12万家,充分彰显了区域经济的活力与吸引力。
通过积极开展“听心声、强信心、促发展”民企大走访活动,孝南区组织全区130家企业踊跃参与5次孝感市政企恳谈会,精心承办 1次孝感市纸卫品产业发展大会暨政企恳谈会,全方位收集企业生产经营一手信息及问题建议,迅速对接相关部门,精准解决企业难题 85 个。同时,在100家民营企业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诚邀50位企业家担任观察员,常态化推进“政企见面日”等活动,围绕用工、用电、用气、融资等焦点问题,累计协调解决难题超800个。
全力开展多元对接活动。在产需对接方面,孝南区组织相关商会、协会走进华中最大“菜篮子”首衡城、华中模具城、纸卫品产业园,精准补链强链,推动产业协同发展;银企对接成效显著,携手农商行为东山头园区企业搭建金融桥梁,联动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湖北银行等 9 家金融机构,与亿年工贸、米秀食品、万事达胶带等企业签订意向融资协议 1.9 亿元,农商行还与华中模具城园区达成战略合作;供需对接亮点纷呈,2024 年携手首衡城与湖北恩施、贵州遵义、宁夏中卫、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义乌等地成功举办多场供需对接会,签订系列战略合作协议,拓展市场版图。
肖光恩评价,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原生动力,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好坏,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外来投资的先决条件。孝南区大力推动政府服务改革,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中心的营商环境。政务部门深入调查、发现问题,争做企业经营者的“知心人”;协调各方,解决问题,争做企业经营问题的“答题人”;连接供需两端,释放效能,争做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摆渡人”,进而推进孝南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肖光恩建议,一是围绕行政审批服务方式,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工作流程标准化,简化流程、清理材料、缩短时限,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同时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容缺审批事项范围,方便企业办事。二是健全常态化政银企沟通机制,确保企业融资诉求落实到位,组织开展政银企项目对接合作活动,推动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逐步降低融资成本。三是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式开展相关惠企政策宣传活动,不断提升企业对政策的知晓率和服务的满意度,同时加强对政策落实部门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惠企政策落地效果的自查,推动政策真正落实到企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