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 喻昭阳
在荆楚大地,有一方传承着 “行孝感天,仙女下凡” 千年孝道文化的沃土,它拥有麻糖米酒、雕花剪纸等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凭借 “孝” 文化的温情内核,打造出 “孝着办” 这一独具特色的营商环境品牌。它,便是孝感市的孝南区。
12月20日,荆楚营商环境(孝南)发展智库成立仪式暨孝南区营商环境优秀案例发布活动在武汉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2024年度孝南区优秀营商案例,涵盖多个关键领域的创新举措与实践成果。活动当天,还成立了荆楚营商环境(孝南)发展智库,汇聚专家智慧,让智慧赋能孝南营商环境长效优化与持续进阶,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今的孝南区,营商环境全省排名从2020年的第81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8位、2022年的第10位、2023年的第8位,实现三年“三进位”。
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经营主体超过12万家。
区域竞争,千帆竞发,不进则退。在百舸争流的城市发展竞争中,孝南区营商环境何以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实现“逆袭上游”,在“省考”中交出“优秀答卷”?
孝南魄力:直面挑战的改革决心
2020年,孝南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不算靠前。企业常受困于烦琐审批、基建滞后和人才短缺等问题。
摆在孝南区面前的任务,并不轻松。对内,要亮剑沉疴痼疾、祛除歪风邪气。对外,要回应市场关切、激发社会活力。
“构建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完善的长效机制是关键第一步。”区委、区政府深思熟虑拿出了争先进位的方案。向企业乃至全社会释放出强烈信号——这次,孝南区营商环境建设要动真格、见成效。
2021年,孝南区成立以书记、区长为双组长制的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大家”齐上阵,“组纪宣”动真格,建立周提示、月督办、季通报、年考评机制,加强全周期、全流程、全环节管理,党政碰头会一周一研究,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一月一调度,做到抓在日常、融入经常。
更多人感受到,孝南区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决心前所未有。然而,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2022年,政策供给更加精准,出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36”条、稳经济细化清单“122条”等一揽子政策。2023年,开展富有孝南特色的“十大行动”,为经营主体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30亿元。
2024年,孝南区深化成本控制打造“孝着办”营商环境品牌,开展政务增值、金融助力、市场壮体等“十大行动”。改革事项211项,其中,获评省级事项19个,国家级事项8个。
孝南区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
过去的两年,孝南区招商引资已突破1000亿元,到位资金突破2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连续5年获评全省投资和项目建设突出贡献奖。去年以来新注册市场主体超1.9万户,就业年均增长约1万人。
数字的跃动,是最直观的注脚;数据的背后,是澎湃的发展动力。
孝南模式:打造投资兴业的“发展宝地”
海阔凭鱼跃,林茂鸟频栖。
2021年,投资300亿元、规划占地8000亩、总建筑面积700万平方米的省重点项目、华中地区重要的民生工程——首衡城·华中国际食品产业新城在孝感正式揭牌。
此后,首衡城又“沿途下蛋”,全产业链发展,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联通。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孝南区接连布局,通过“平台+产品”模式,为首衡城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便捷、低成本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
“与过去相比,办事更方便了。”这是近年来办事群众的普遍感受。孝南区转变“政府思维”为“企业视角”,秉承“店小二”精神,围绕高效惠企,实现了线上线下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提供了102项涉企服务事项。
孝南区设置“亲清会商”综合窗口
为全区12万户市场主体、900余家“四上”企业“免申快享”6255.94万元;推进“五证齐发”项目136个;新增26.85亿元贷款;提供就业岗位1.9万个。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一证多址”,减少材料75%、办理时间缩短90%、群众跑路次数减少85%。
营商法治环境优势更加凸显。建立了招投标活动评标环节错误快速纠正机制,降低了评标错误导致的时间成本和招标失败风险。积极探索推动法治督察“三创三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法治督察在法治建设中的督促作用。
不仅仅是提速,以便民为基准的创新更是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追求。
全国首创基层应急服务驿站,提供紧急破拆、医疗救助等服务,实现了“群众有需要,驿站来应急”。推出“三专三单”服务举措,将7.53万户企业纳入税收优惠政策预警模型平台,累计享受10.85亿元税费优惠。
向个体工商户讲解税收政策
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上,孝南区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建设了1550个公(专)用充电桩和2座换电站,中心城区平均充电服务半径小于1.5公里。
毛陈镇天井村充电站实景
变化是最真实的答卷,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
如今的孝南区,荣誉满载——获评“中国营商环境百佳试点县市区”“粤商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全省‘无涉企保证金’县(市、区)”,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孝南“信心”:在高质量发展中赢胜势
行不畏难者胜,事不惧险者达。
孝南区勇于创新实践,先行探索,让企业在搏击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鱼得水”,其创新模式获得高度认可,成为发展范例。
2024年度孝南区发布优秀营商环境案例,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的创新举措与实践成果。其中知识产权强区、法治政府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等3项工作获得国家级试点。
自然资源组合供应、充电桩下乡、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信用评价等4项创新举措获得国家部委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试点。
供应链金融、政务“增值化”服务等19项改革获批省级营商环境先行区试点,20多项改革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
开展企业依法经营建设宣传活动
从最初的“孝南实践”,到趋于成熟的“孝南经验”,再到“营商环境看孝南”,孝南区做法也赢得各个行业专家们的频频点赞。
“孝南区这几年积极抓住机遇,营商环境建设逐步从单一招商引资向全方位优化转变,未来可期,更可待。”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肖金成表示。
“在最新的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最难抓的公共服务这块,孝南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全覆盖可谓从最难处着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原二级巡视员、研究员刘勇认为。
“孝南区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既讲‘普通话’,又讲‘孝感话’‘孝南话’。达到‘孝着办’与‘高效办’的完美统一。”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长江经济带智库联盟秘书长,湖北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秦尊文表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青认为,首衡城+供应链金融的模式,符合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要求,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的要求,意义重大。
“通过建设实体综合服务平台、外网宣教服务平台和内网预警协同平台,实现了家校社之间的无缝对接。”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夏文华认为,孝南区的协同育人机制在全国范围内脱颖而出,值得借鉴和推广。
三年时间,孝南区完成了当代逆袭,但这也还不是终点。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升级版’,没有‘终极版’。”孝南区委副书记、区长陈情表示,孝南区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把营商环境建设贯穿孝南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全视野开拓思维,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推动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品牌。
首衡城园区实景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凭借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步伐,营商环境的建设已成为推动孝南区加速繁荣和腾飞的持久动力。它如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全省于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行区建设征程中,书写着独具特色的“孝南篇章”,为地区发展贡献着独有的智慧与力量,引领着一方发展潮流,迈向更为辉煌的明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