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虹(右)与荆州博物馆彭浩研究员考察并参与拍摄严仓楚简。 (受访单位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佩雯
将“民”“目”“又”上下排列,合起来是个什么字?2024年12月17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简帛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天虹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这个字是书写在简牍上的楚文字,20世纪50年代即发现,90年代在湖北荆门出土的郭店楚简中大量出现,关于它的认识,学者间曾经异见纷呈。
在郭店简《语丛一》中,有一句话叫作“礼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民目又]者也”,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简帛研究中心主任陈伟指出类似表述见于古书,如《礼记·坊记》“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节[民目又]”相当于“节文”。
李天虹受到启发,进而全面整理、分析相关资料,“如果把这个字读为‘文’,绝大多数楚简文例都可以得到合理解释。”这个观点很快得到学界公认,并得到后续公布的竹简文字资料的验证,解决了楚文字考释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2024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孝感市考察了云梦县博物馆,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情况。在新华社记者的镜头中,总书记在当地出土的秦汉简牍前驻足,并察看了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博物馆共同编著的《秦简牍合集·壹》。
简牍文献的文本复原,绝非一日之功,一本简牍合集的背后,凝聚着团队几年甚至上十年的心血。
2018年11月,荆州胡家草场墓地12号西汉墓发掘出土4600余枚简牍,荆州博物馆立即与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商定合作,由李天虹牵头成立胡家草场西汉简牍整理小组。2020年,胡家草场简牍整理与研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这是一项团队工作,浩繁而又琐碎,尤其考验学者的耐心,要能坐得住。”李天虹介绍,整理过程中,要将一枚枚竹简照片裁剪编号归档,再将散乱的竹简结合释文进行分类、排序,尽量恢复简册原貌。有时遇到特别破碎的残片,一枚简牍的拼接缀合、文字考释等工作,需要多人合作花费数天甚至数月完成。
在中心何有祖和荆州博物馆李志芳、蒋鲁敬等青年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年多的时间内,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全部简牍的清理保护、图像摄取、初步释文和分类工作。2021年,项目首部重要阶段性成果《荆州胡家草场西汉简牍选粹》出版,首次刊布192枚简牍的原大和放大图版,对其做出分类、分卷(篇)、分组、编连、释文和断读,形成对于胡家草场汉简的阶段性认识,揭示了这批资料的基本属性和概貌,及时回应学界关切,为更好推动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汉文帝时期的刑制改革,废除肉刑,规定刑期,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重大事件,然而在《汉书》等传统史籍中,一些细节的记述并不明晰。通过对胡家草场汉简的研究,李天虹发现这一改革很可能以汉文帝十三年(前167年)四月丁巳为时间节点而正式开启,同时《汉书·刑法志》记载的改革内容存在疏误,可以通过简文勘正。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创建和初步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李天虹认为,对出土简牍等一手资料的研究,不仅可以佐证历史,更能够“补史之逸”,简牍对推进、深化秦汉历史研究具有独特且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将红外成像技术首先应用于简牍高清图像获取、开发且持续完善简牍智能缀合系统、积极开展省外新出土简牍的整理研究合作……李天虹表示,除了这些已经开展的工作,未来武大简帛研究中心还将开展多学科研究与合作,全力做好简牍的整理和诠释,培养冷门绝学后继人才,为追溯中华文化之根源提供直观且可靠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