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梦想号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南极秦岭站崛起冰原……
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这些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中国人逐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也点滴闪耀着武汉科技创新的光芒。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真真
2024年11月14日,随着一辆东风岚图知音在武汉下线,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2024年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首次完成月背采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成功展开。这面揉不碎、撕不破的“玄武岩版”五星红旗,由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院士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历时4年制成。
2024年11月17日,拥有最大1.1万米钻深能力、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宁伏龙教授带领团队研发的全球首套智能船载岩心转运系统,装载其中、逐梦远航。
2024年6月30日,历时七年建设的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在汉央企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全程参与深中通道跨海桥梁方案研究,中交二航局参建的深中大桥创下5项世界纪录。
……
2022年4月,武汉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五次考察湖北武汉,对科技创新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深切期望——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感恩奋进时不我待。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既是武汉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关键一跃,也是GDP站上2万亿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的必然选择,更是一座超大城市肩负国家使命、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的担当与责任。
2024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汉单位牵头完成的通用项目共获得19项国家科技奖,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二,创历史最好成绩。
2024年12月,科技部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显示,武汉创新能力指数排名全国第六。
向新聚力、向上成势,武汉正焕新绽放。
“从0到1”创新策源
10座大科学装置密集布局
近日,在汉首个大科学装置——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再迎重大突破。该中心李亮教授团队,成功实现全球最大单机功率风力发电机(26兆瓦)的原位退磁与退磁后的再饱和充磁。
中国风能协会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风机装机量大幅攀升。陆上风机使用寿命一般为20年,预计我国在2025年之后将迎来风机退役高峰期。目前,永磁风力发电机是国内主力机型,风机维修或退役回收均需退磁处理。
“传统的整机加热退磁工艺,能耗大、污染重、报废率极高。”李亮介绍,采用最新的原位充退磁技术,可实现充磁用时100毫秒,整极退磁不到200毫秒,能耗不到加热退磁技术的1/100,已在企业实现应用,解决了整个风机行业的“燃眉之急”。
自2013年10月建成投用至2024年10月的11年间,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已累计开放运行超9万小时,为北大、清华、哈佛、剑桥等133家国内外科研单位提供科学研究服务1984项,相关科研论文已在Nature、Science、PRL等期刊发表1821篇。
大科学装置也被称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目的的大型科研装置或设施,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乃至综合国力的国之重器。
依托大科学装置,科学家将完成从0到1的原始创新策源。研究表明,1990年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有48%来自大科学装置。
“目前,武汉正全力打造大科学装置群,除脉冲强磁场等2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已建成运行外,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等3个国家大科学装置正加快建设,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等5个省级大设施正在预研预制和推进建设。”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党组书记、局长董丹红说。
如今,武汉实现国家实验室零的突破,在汉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已获批21家、数量居全国第四,在汉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达34家,8家湖北实验室全面实体化运行,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55个。
《自然》杂志发布的《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报告中,武汉排名全国第五、全球前九。
从全球存储密度领先的三维闪存芯片、首台核心部件全国产化的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设备,到全球首款临床全数字PET-CT、全球首创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品,再到全球首颗高分辨率雷达卫星、中国第一个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武汉原始创新成果持续涌现,聚力成势。
“从1到100”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五
2024年12月28日,《焦点访谈》年终特别节目中,播放了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汽车白车身激光焊接领域打破国外40余年垄断的故事。
镜头中,焊接装备激光闪烁间,一辆白车清爽下线。“目前,这一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累计服务下线车辆超过4500万辆。”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说,公司过去10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70亿元,依靠自主创新拿下60多项“中国第一”。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武汉,龙头企业牵头组建10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高校院所开展底层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攻关。
2024年6月21日,一种新型“空芯光纤”在武汉光谷横空出世。这一光纤颠覆性使用空气纤芯替换玻璃纤芯,光信号传播速度提升约47%、传输时延降低约30%,一举创下多项光通信传输世界纪录。这一重大成果正是由长飞牵头、联合8家单位共建的光纤光缆领域创新联合体研发成功。
这样的“化学反应”,还发生在实验室和企业之间。
2023年3月投入运行的九峰山实验室,面向市场与企业联合攻关,共同研制出晶圆切割、晶圆封测等半导体领域关键基础设备,诞生了全球综合性能最优的光电集成芯片,在国内首次实现“芯片出光”,填补了我国光电子领域在国际上仅剩不多的空白环节。
不到两年时间,这家实验室周围就聚集了30多家创新企业,总估值超过百亿元。
正是这样的创新磁力,武汉聚集高新技术企业15323家,数量居副省级城市第二、全国城市第五,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5%。
2024年前三季度,武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劲增30.6%,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4.1个百分点。
创新驱动,正成为武汉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4年前三季度,武汉地区生产总值14720.98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从100到∞”创新体系跃升
链接全球一流创新资源为武汉发展聚力
2024年11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武创院,武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2022年4月,武汉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当月,武创院正式启动运行。
“武创院的定位正是做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集聚者、整合者、催化者。”武创院院长李锡玲介绍,在武创院的平台上,既有院士专家团队及一流高校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也聚集了产业链上下游领军企业和专业的投资机构,构建起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资本为纽带的合作平台,织就出“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的转化应用体系。
一块2毫米厚度、巴掌大的玻璃硬盘,容量最高达360TB,相当于可存储25000部电影或9000万首歌曲。2024年8月举行的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上,华中科技大学张静宇教授团队,以“巨量信息低成本超长寿命玻璃多维存储技术”项目,获大赛最高荣誉——卓越奖。
这一项目,正是武创院创新采用“拨转股”方式孵化,即对风险较大的早期项目,武创院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先按科研课题经费支持,待有市场化融资时再把投入资金转成股份;在项目相对成熟的成长期,则以市场化产业基金进行投资。
截至2024年底,武创院已设立26家专业研究所、53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7家公共服务平台,储备430余项具有颠覆性技术潜质的项目。
武创院,也是湖北科创供应链武汉节点与中心所在地。
作为科技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高效对接的桥梁,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自2023年12月上线以来,聚焦“天网”“地网”“政策网”“金网”建设,联合武汉市53家技术、人才、金融等服务机构,已吸引6.3万多家用户入驻,帮助企业成功对接1.2万余项需求。
“科学家们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武创院努力在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这场‘接力赛’中当好‘助跑员’‘加速器’。”李锡玲介绍,该院成立两年多以来,开展创新合作的半径越来越大,京津冀、大湾区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越来越多的科创项目从海内外汇聚而来,在武创院的平台上破土而出、拔节生长,链接起全球一流创新资源为武汉的创新发展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