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余建新、罗光奇、黄金玉)农历每月十五,是英山县陶家河乡“赶集日”,附近鄂皖两省的商贩、村民不约而同的从四面八方汇聚陶家河,品尝各地特色美食,买卖生产生活物品,游览长征文化公园,在大山里共建共赴共享一场“盛会”。
1月14日,是农历甲辰年腊月十五日,也是年度最后一个“赶集日”。清晨的陶家河,商贩的吆喝声、汽车的鸣笛声、游客的喧哗声此起彼伏,清冷了一夜的大山,忽然就这么热闹起来,也就宣告赶集正式开始了。
赶集,最受欢迎的还是各地的美食。河图的烧饼、白帽的糕粑、古坊的玉米酥、罗田的炒板栗,以及本地的油面、油炸小酥肉、奥尔良鸡翅等等,热气腾腾的烟火,色香俱全的美食,引诱着人们争先恐后的驻足购买,而后聚在摊前,一边津津有味尝着美食,一边说着各自新鲜事。
“石头咀麻花,儿时的记忆,味道杠杠的。”从外地打工回来的陶家河乡占家河村村民肖本初说,今年他特意提前半个月从广东回来,就是为了赶上今天的集会,现场他还购买了许多当地的天麻、黄芪、茯苓等特色食材,准备邮寄给外地的同事朋友,让他们尝一尝大山里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购买年货,是村民本次赶集重要目的之一。商贩们早就洞察先机,精心准备了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过年的蒸笼、锅瓢、碗筷,对联、棉鞋、衣裤,草莓、砂糖桔、糖心苹果,新鲜蔬菜、牛羊鱼肉等,各类商品应有尽有。
“今天卖了3头牛共计3.5万元。”夏家河村村民谢先勇说,很多来赶集的村民和他一样,借助集会把家里养的牛、羊、猪进行售卖,再购买其它过年的物资。因此,县城的很多市民,驱车四十公里山路跑来赶集,就是为了抢到地道的牛羊肉,过年招待亲朋好友。
陶家河乡地处大别山南,生态环境优美,红色资源丰富,2023年建成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修缮了鄂豫皖省委扩大会议旧址、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牛背脊红军战斗遗址等等,是同时具有“绿色”“红色”两张名片的乡镇。
“今天园区人流量增加了300%。”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小陈讲,随着长征文化公园修建和设施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赶集+游览长征文化公园几乎成了外地游客标配。
“没想到赶集这么热闹,没想到陶家河风景这么美,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多感人的红色故事。”安徽省岳西县陈先生游玩后说,早些年他就知道这里有赶集的习俗,但是觉得路途远、单赴赶集不划算,这次陶河之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陶家河是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好地方。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