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襄阳分公司 > 荆门新闻 > 荆门滚动播报

湖北钟祥土味“村晚”唤起“豆腐郎”的乡愁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7日16:1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汪龙 雷清延)“家乡父老,盼亲……哪人,欢迎游子回故里呀啊……依呀嗨!”1月15日,铿锵的锣鼓、充满乡土气息的歌声,从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姚台村传来,村口文化广场被村民围得水泄不通,一场村民自导自演的“村晚”正在浓情上演。

舞台上,开场舞蹈《威风鼓串烧》、《梨园春·赛马》民间传统歌舞节目的精彩亮相,正式拉开“村晚”大幕。紧接着《采莲船》、《舞狮》等节目,让观众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小品《家和万事兴》、歌伴舞《水墨石牌》、《莫愁谣》、女声独唱《好日子》等别具特色充满乡土气息的节目演绎出了勤劳朴实的石牌人靠祖传手艺做豆腐脱贫致富的生活情节,展现了石牌镇日新月异的新风貌,唤起了村民们由衷的自豪感。

“村晚”正在浓情上演。 通讯员 供图

土味“村晚”村民演,说着乡音、唱着乡愁、舞着乡情,引来四邻八乡的村民纷纷赶来观看土味“村晚”,掏出手机直播、打卡、发朋友圈。姚台村村民李明财忙把直播链接分享给在外创业的儿子李爱平,告诉他镇上今年又增加了英菲纳特(湖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湖北豆旺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杨祠村“豆腐郎”杨兴明也在园区办起了豆制品加工厂,诉说着家乡发生的新变化。

57岁的姚台村村民周本银是地地道道的石牌“豆腐郎”,一家人常年在浙江宁波做豆腐,年收入二十多万元。周本银回家第3天就赶上了“村晚”,同观看“村晚”的村民拉起了家常,得知镇里长寿食品产业园落户的湖北九阳豆业、忠厚乳业等公司已发展为龙头企业,目前正在扩大规模,空出大量用工岗位。周本银认真地算了一笔账:在外做豆腐,背井离乡又辛苦,假如家里4位劳动力都进镇上企业,一年下来收入也不少,随即拉着老伴就去镇上“零工驿站”做了求职登记。

石牌镇是闻名全国的“豆腐之乡”,全镇9万多人,有5万人从事豆制品加工相关行业,将豆腐生意做到了全国500多座城市及新加坡、泰国等10多个国家,每年纯收入超20亿元。“石牌豆腐郎”劳务品牌和石牌豆腐产业叫响全国。

“村晚”正在浓情上演。 通讯员 供图

然而,世上再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那段路。近年来,石牌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成立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等,努力让“豆腐郎”在外安心挣钱,但留守老人和小孩依旧是广大“豆腐郎”最深的牵挂。

石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春丽介绍,考虑到在外打拼的“豆腐郎”的返乡需求,石牌镇不断加大对豆制品相关企业的招引力度,如近两年增加的英菲纳特(湖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湖北豆旺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还有杨祠村豆腐郎杨兴明也办起了豆制品加工厂,让回乡“豆腐郎”的手艺有了用武之地,近3年来帮助100余名“豆腐郎”实现了返乡创业、就业。如今,镇内企业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目前返乡人数已超过1000人,有留乡就业意愿的有50余人。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市返乡创业、就业达5000余人,回流资金超过了1亿元。”钟祥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王芳介绍,为了促进就业,服务民生,近年来钟祥市持续开展“春暖助团圆 春风促就业”系列活动,如今,已经形成了人员回归、技术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