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肖慧婷 实习生贺思源)走访200多位知情者与烈士亲属,涉及15个省份、26个县区,从70多个档案馆、文史部门和图书馆带回3800多条线索,完善了75名烈士的英雄事迹,为48名烈士照亮“回家”路……
这是武汉市东西湖区“耀信仰之光 固英雄丰碑”烈士寻亲专班一路“走”出来的成果,每一个数字,都被专班领队、退役军人朱铭,深深地刻在心底。
退役军人朱铭
朱铭于1978年11月出生在湖北巴东,1999年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服役于西藏军区某部,2015年退役。期间荣立2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获得5次嘉奖。
2021年3月,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武部联合区委宣传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部门成立了烈士寻亲专班,朱铭受邀担任专班领队,开启了漫漫寻亲路。
寻亲专班祭扫田间的零散烈士墓
东西湖区登记在册的烈士中,有一名牺牲在朝鲜战场的志愿军烈士陈汉福。1951年,陈汉福响应国家号召,瞒着家人报名参军。那一年,他32岁,已是两个女儿的父亲。1955年,烈士家人收到陈汉福的烈士证明,但对其牺牲细节一无所知。六十多年过去,不了解父亲牺牲的情况成为了陈汉福女儿心中最大的遗憾。
专班了解到的唯一线索,是陈汉福的战友饶汉耀尚健在。然而,工作人员找了近一年时间仍未找到。原来,饶汉耀退伍后又恢复了原名饶耀先。经反复寻访,专班终于找到饶老,了解到陈汉福战斗中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碉堡的英勇壮举。
朱铭与饶老交谈陈汉福烈士事迹
饶老回忆道:“在激烈的石砚洞北山战斗中,我们被敌火力压制,前去爆破碉堡的同志接二连三地牺牲。看见战友一个个倒下,到前线送饭的陈汉福挺身而出,抱起炸药包冲向碉堡,与敌人同归于尽,用鲜血和生命开辟了胜利的道路。”自此,父亲感人的故事从岁月中浮现,英雄父亲的名字被重新擦亮,陈汉福的的两位头发花白的女儿在与父亲穿越时空的灵魂对话中热泪横流。
为连凤山等烈士画像,让英雄与未曾见过一面的家人实现穿越时空的“相见”“团圆”;帮助确认董国庆烈士的党员身份,了却烈属王娥珥30年的心愿;辗转1000余公里找到洪发田、谢克连、吕俊修等12名河南籍烈士的亲人……通过寻访寻亲,一个个烈士生平得以完善保存,一段段震撼的英雄经历得以重见天日。东西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专门编纂了《东西湖区革命烈士英名录》《东西湖区革命烈士寻访手记》,让英烈精神薪火相传,也为军地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提供了生动辅助教材。
“为烈士寻亲,对烈士亲属是一种心灵慰藉,对我们志愿者也是一种精神洗礼。”朱铭说。专班成员由军地机关工作人员,退役军人、民营企业家、国企员工、大学生等志愿者组成,每次有走访工作安排,成员们都抽出放假休息的时间积极响应。
寻亲专班在河南省永城市的一处退役军人服务站查找资料
寻亲路上,朱铭和专班成员们常常天不亮就出发,在属地档案馆、烈士生前部队、烈属工作单位等地奔波,直至凌晨才落脚休息。实在累了,成员们在宾馆大厅等人、甚至就餐间隙都会不自觉坐着睡去。
“烈士寻亲工作做得越多,心里的压力更大。总觉得工作以后应该做得更好、帮助到更多的退役军人和烈属。”2023年6月,朱铭在武汉上门寻访了一位高龄老兵。当面交流才得知,老兵患尿毒症10余年,长期的透析治疗几乎花光了存款,一家人生活十分困难。寻访结束后,朱铭将老兵的情况记在心上,并多方协调筹措资金,最终将2万元善款送到了老兵手上。
寻亲专班走访烈属
参与烈士寻亲以来,朱铭个人累计捐款3万余元、筹措善款20余万元,用于帮助困难退役军人和烈属。
2023年底,朱铭还作为教官小组领队,全程参与武汉市江夏区打造一贯制全覆盖国防教育新模式,将“国防教育课”纳入正课时间,每天一节课,让“红领巾”和“国防绿”天天见。在活动试点江夏区金口小学,营造国防教育氛围,组建国旗班、成立国旗护卫队,组织同学们开展队列训练、军事游戏、国防知识竞赛,聆听参战老兵讲述战斗故事、走进军营参观等等,爱党爱国爱军的种子深植学生们心田,精神面貌、学习状态和身体素质都发生着可喜变化。2025年1月,金口小学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授予“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