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古月 周志国 陈梦晗 呼帅婷)2月8日笔者获悉,近日,武汉工程大学听涛社会实践团荆门分队前往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及漳河水库深入调研,重点关注当地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漳河水库翘嘴鲌。省漳河渔政站参与调研并介绍有关情况。
漳河水库。通讯员供图
漳河水库翘嘴鲌,俗称大白鱼、翘壳等,是漳河水库原生鱼类品种,以其鲜嫩的肉质、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据了解,翘嘴鲌的肌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83.66%,脂肪含量仅为5.83%,含有17种常见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为持续擦亮“漳河水库翘嘴鲌”地理标志品牌,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每年严格实施为期四个月的禁渔期制度,禁渔期间由渔政执法人员驻守一线开展巡查,非禁渔期实施限额捕捞及优质鱼种增殖放流,切实保护漳河水库翘嘴鲌物种资源,保障水库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漳河水库作为荆门市生态治理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据相关人员介绍,通过关停污染企业、拆除非法船舶码头、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和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措施,漳河水库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提升,连续14年保持地表水Ⅰ类标准。这一成就不仅为翘嘴鲌等珍稀水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也吸引了大量摄影、观鸟爱好者前来探访。
武汉工程大学实践团前往漳河水库调研。通讯员供图
强化生态治理,切实保护翘嘴鲌等优质渔业资源,对于推动当地居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漳河水库翘嘴鲌的成功案例不仅为其他地区的渔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生态渔业的发展新路径提供了有益启示。未来,我们期待漳河水库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让翘嘴鲌这一渔业瑰宝得以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