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张巍、李童)“有了这些安全、便捷的新车棚,我们再也不会因停车难、充电难烦恼了。”2月12日,家住武汉经开区军山街道龙湖社区25栋居民楼的李先生一边从楼下的车棚推出自己的电瓶车,一边给正在安全巡查的网格员徐百通说道。
图为:社区新增的电动车停车棚。
据悉,龙湖社区居住有七千多人,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急剧增加,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愈发凸显。为了解决居民停车难、充电难,社区提供新增改造停车棚,为居民电瓶车停放和充电提供增容服务。
共谋共建,选址到建设的全流程规范
龙湖社区居住有七千多人,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日益普及,社区内电动自行车数量急剧增加,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愈发凸显。乱停乱放现象不仅影响社区美观,还带来诸多安全隐患。而飞线充电、入户充电等违规行为更是如同隐藏在居民身边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火灾,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居民的提议下,新建电瓶车棚成为社区的实事清单。经过楼栋小组会、网格议事会和居民代表会等4轮、11次协商讨论,社区结合《防范电动自行车棚火灾事故七项措施》明确了新的电瓶车棚选址,新的车棚不仅避开了消防通道和易燃建筑,而且采用不燃材料建造,并设置分组停放区域和防火分隔设施。
据悉,建设过程中,社区、物业和居民代表还推动建设方通过安装悬挂式干粉灭火器,利用温感自动灭火技术覆盖车棚空间,实现“火情早控”。
科技赋能,智能充电的同时实现时时监控
为了让居民充电更安全、更便捷,社区通过龙湖慈善基金资金陆续为这些停车棚安装充电设施。这些充电设施将采用先进的智能充电技术,具备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等多重安全防护功能,有效避免因充电引发的安全事故。
同时,充电设施的布局将充分考虑居民的使用需求,确保每个停车棚都能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真正实现让居民“充电无忧”。除了充电设施,社区还为停车棚安装监控设备。监控设备将实现对停车棚的24小时全方位监控,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通知相关人员。这不仅为居民的电动自行车提供了更可靠的安全保障,也让居民在停放车辆时更加安心。
居民自治,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
电瓶车有了安全的“新家”,居民们的牢骚没有了,参与车棚安全巡护的积极性也高了。
“社区为我们的出行和安全做好了硬件设施,我们要倍加珍惜的同时也要让新建的车棚更加安全、舒适。”龙湖银发志愿服务队的李淸祖说道。
现在,从夜间的安全巡逻,到每周的安全排查都有社区居民代表和志愿者的参与。在为电瓶车停放扩容的同时,社区和居民还通过定期清理“僵尸车”为电瓶车停放增容。
“以前下班抢车位就像打仗,每次充电都要担心安全问题,停车也不方便。”3栋居民楼的王女士说:“现在好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车被偷、被损坏,也不用担心充电会引发火灾,社区真是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从“飞线丛林”到“智能港湾”,从“居民呼声”到“居民掌声”,龙湖社区用8个车棚架起了基层治理的连心桥。如今,走在龙湖社区,新建改造的停车棚整齐排列,即将安装的充电设施和监控设备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这不仅是社区为居民办实事的普通日常,更是用共同缔造理念实现居民安全的生动实践。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