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财经调查记者发现,一些已经拿到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安全帽生产企业,也在偷偷从事劣质安全帽的生产。
临沂开拓塑料制品厂的仓库里,堆满了等待发货的安全帽,记者随意拿起一顶安全帽,只是用手的力量向内施压,就发生了变形。
除了在原料上做手脚,揭阳一家安全帽生产企业生产了两款外形极为相似的黄色安全帽,一款5.8元能通过国标测试,另一款5元却无法通过。一位销售人员明确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5元以下的安全帽都是“非标”产品。质量不达标,主要是掺加了再生料。
临沂另一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使用了再生料的安全帽,紫外线一照就老化发脆,三个月之后差别就非常明显。但是对于无法达标的产品,他们也明目张胆地标上符合国标标准及生产许可证编号。
记者还了解到,生产安全帽最贵的原材料是玻璃钢,但一些生产商却把不含或玻璃钢含量低的商品,贴上“玻钢型”标签混淆视听。这种公然造假、打擦边球的行为,严重威胁使用者的安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