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 喻昭阳 通讯员 彭娟
在荆州市中医医院骨科二病区,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他时而为患者施展中医正骨手法,时而手持手术刀完成微创手术,时而与团队研讨病例至深夜。
他是蔡青,荆州市中医医院骨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湖北省时珍人才工程省级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也是一位用中西医融合之术改写“伤筋动骨一百天”的医者,更是一名以仁心与创新托起患者希望的“骨科匠人”。
中西医合璧:让传统“手到病除”焕发新机
不久前的一天上午9点,诊室内一位腰疼数日的患者眉头紧锁。蔡青的双手稳落其腰背,牵引、旋转、屈伸一气呵成,短短几分钟,患者紧攥的拳头便松开了。“太神奇了!”这样的惊叹,几乎每天都会在诊室响起。
蔡青的“神奇”源于对中西医的深度融汇。他熟读《黄帝内经》《伤寒论杂病论》,结合现代医学的前沿技术。面对腱鞘炎患者,他摒弃传统针刀易伤肌腱的风险,独创“显微刀”疗法——位于尖端的刀刃更加精细,兼具切割与针刺之效,15秒即可缓解疼痛。
显微刀(下)对比传统小针刀(上)刀刃更小更精准。
对于简单骨折,他更推崇中医手法复位搭配夹板固定,费用低、痛苦少,患者无需开刀便能康复。“只要对患者有利,中医西医都是‘战友’。”他常这样说。
蔡青正在对患者进行复诊查房。
诊室外的走廊里,弥漫着中药熏蒸的清香。蔡青使用续骨活血糖浆、伸筋草合剂等十余种院内制剂,配合针灸、塌渍等疗法,为患者构建起“内调外治”的康复体系。“治病如解绳结,中西医各执一端,合力才能解开死结。”他笑道。
微创手术:以“毫米级”精度助力骨科患者快速康复
“骨盆骨折”曾是骨科医生闻之色变的“硬骨头”——传统手术需大面积切开,出血多、风险高。但在蔡青手中,这类手术却成了“微创艺术”。车祸重伤的刘先生骨盆碎裂,命悬一线。蔡青果断采用微创经皮INFIX内固定支架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仅通过几个钥匙孔大小的切口,便完成骨折复位。两周后,刘先生已能坐起,家属连呼“奇迹”。
“微创不是炫技,而是对患者最小的伤害。”蔡青的字典里,“精准”二字重于千钧。他为饱受膝痛折磨的王女士实施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辅助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机械臂以毫米级精度定位,术后次日,患者便迈出了“新生”的第一步。
蔡青在通过手术机器人进行骨科手术。
57 岁的夏先生,因摔伤后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前来就诊。蔡青发现患者伴有耳朵软骨发青、眼睛虹膜色素沉着、尿液变黑等罕见症状。蔡青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最终明确患者患有全球仅百例的遗传病褐黄病。经蔡青“右侧髋关节置换+中药调理”双管齐下,患者重获行走能力。
如今,蔡青团队年均完成手术超300台,“术后次日下床”也变为常态。他常告诫年轻医生:“微创再小,也要把患者的每一毫米痛苦放在心上。”
蔡青和同事进行交流。
党建铸魂:让“仁心”照亮科室前路
“医术是根,党建是魂。”作为骨科党支部书记,蔡青将这句话刻进了科室的基因里。他打造“博骨通今,医者仁心”支部品牌,持续开展联合党日活动,开展医疗志愿服务下乡、为社区居民免费义诊……
在他的推动下,骨科党支部成功获评 “六强一好” 红旗党支部。骨科二病区目前拥有创伤、小儿、手外、显微四个亚专业,诊疗精细化水平跃居全省前列。科室科研同样硕果累累:10余项省市级课题、多篇核心期刊论文。“党建与业务,就像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他说。
傍晚,办公室的灯光依旧明亮。蔡青正全神贯注地伏案研读中医理论,身旁摆放着一摞读书笔记,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的思考与感悟。“任何时候,医道传承都很重要。我所能做的,便是接过这根传承的接力棒,将中医骨科的技艺发扬光大。”窗外,荆州的夜色渐深,而这位骨科匠人的灯,始终为患者亮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