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白大褂治病救人是医生天职
但脱下白大褂
我还能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生命
我叫张学伟
阳新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名普通医生
我深知
献血就是在救人
张学伟(左)查房中。 通讯员 程娅 供图
(一)
从1998年我就开启了我的献血之路
几天前是我人生中的第98次
总献血量达到27700毫升
这是什么概念呢?
这相当于6个成年人血液总和
如按照治疗量计算
我的血液可以帮助214位有需要的人士
1998年的一天
我结束工作后
填写登记表、体检、等待......
第一次无偿献血200毫升
当200毫升热血缓缓流入献血袋
我知道有一个病患或许因为我可以得救了
采血医生对我说
张医生你血液指标不错
以后可以尝试400毫升
张学伟医生在献血中。 通讯员 程娅 供图
有了这次鼓励
我每隔半年就献血一次
我还了解到
捐献“成分血”间隔周期更短
参与频次更高
一个治疗量相当于800毫升全血
成分血能挽救重症病人
血库更缺少成分血
从此我开始捐献成分血
累计达72.5个治疗量
(二)
2001年
我加入红十字会
得知红会正招募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我立即申请加入并签订捐献协议
并完成采集血样的过程
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的一员
作为医务人员的我深知
一份血样就意味着一份希望
献血对身体到底是好还是坏?
我认为适度献血不影响健康
科学献血反而促进新陈代谢
张学伟认为,科学献血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 通讯员 程娅 供图
作为医生
我可以负责任得请大家打消对献血的顾虑
我身边的团队成员
也相继加入献血队伍
将“热血”传递下去
让爱心和善意形成循环
让社会的健康“血液”永不枯竭
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美好愿望
(三)
刚开始献血
父母和妻子担心影响身体健康
我怕他们担心也不敢多说
就这样一边隐瞒一边默默坚持
成为同事们眼里的“热血先锋”
当自己身体流淌着的热血
化作新生命的希望
我心中这份“红色信仰”早已超越职业的边界
献血
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为保证血液质量
我的饮食逐渐清淡
为保持健康
我多年来坚持运动
每周2到3次羽毛球、乒乓球和游泳
为让血液健康,张学伟常年保持运动。 通讯员 程娅 供图
献血让我更关注自身健康
自己才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行者无言
真正的榜样从不需豪言壮语
在阳新县人民医院
还有比我奉献更多的“献血达人”
有一位同事甚至累计捐献了100多次
他们与我一样
用一袋血的力量
让“热血”成为另一种守护生命的“处方”
用医者仁心托起无数家庭的黎明
用一腔热血沸腾整座城市
张学伟简历:男,53岁,阳新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黄石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先后获得2016-2017年度、2010-201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8-2009、214-2015、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06-2007、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策划:阳新县人民医院宣统科
执行:程娅
记者:田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