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王科)笔者12日获悉,为从源头上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黄州区人民法院主动延伸审判职能,把司法“金点子”转化为社会治理“金钥匙”,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食、药品安全问题,发出系列司法建议,用司法智慧为基层社会治理和优化营商环境铺就法治底色。
对“症”下“药”
有“谏”有“纳”
近日,黄州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药店销售过期药品而引发“退一赔十”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审结后,承办法官认真梳理近几年黄州区人民法院审理的药品类案件,分析当前辖区内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发现主要集中于部分药店存在销售过期、虚构批准文号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为从市场监管环节做好源头治理,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黄州区人民法院遂向黄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全面排查安全风险隐患;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机制;规范过期药品处置监管,制定过期药品处置的具体规范和流程;加强普法宣传教育,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上述司法建议发出后,黄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针对每一项司法建议逐条提出整改方案并表示将持续深化药品安全链条监管,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切实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靶向治疗”
密织网购食品安全网
随着电商、微商等各个线上销售渠道的不断扩展,网购已成为民众日常获取食品的重要途径。黄州区人民法院在一起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的商品存在产品标签瑕疵,黄州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发现,该电商平台在商品上架审核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疏漏和隐患。
黄州区人民法院主动延伸审判职能,以该案为切入点,向电商平台发出强化电子商务平台监督引导的《司法建议书》,建议平台严格商家入驻审核;强化商品上架监管;推动信息数据共享;完善投诉处理机制。上述司法建议旨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和矛盾纠纷防范性化解,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网络交易环境。
一份份司法建议书,不只是简单的文书传递,更是撬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杠杆。近年来,黄州区人民法院切实发挥司法引领作用,聚焦地方中心工作和社会治理薄弱环节,因案因类发出涉及药品、食品、金融、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的司法建议,实现了让更多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
下一步,黄州区人民法院将持续关注食、药品安全问题,在“审理一案,治理一片”方面狠下功夫,切实发挥司法建议“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的社会治理作用,同有关主管单位“携手共治”,形成有“谏”有“纳”的良性互动,以司法建议“小切口” 做好社会治理“大文章”,为食、药品安全领域健康发展、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法院智慧和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