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石勋)“竹板响,两会明。 新风尚,乡村兴。”3月20日,黄梅县在黄梅镇古塔小游园开展“新南街宣讲荟”活动。
活动伊始,青年文艺爱好者常宝的一首《映山红》拉开了宣讲的序幕,接着,黄梅戏、红歌演唱轮番登场,活动现场迅速围聚了不少市民,县委宣传部青年宣讲员石勋用“带土味”的通俗易懂语言,解读两会中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内容。
“这样的宣讲活动非常好,让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今天讲的都是我们老百姓关心的话题,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了,让我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听了现场宣讲,市民王美玲、退休职工韩德君等都感觉很过瘾很受用。
随后,黄梅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位宣讲员,通过快板的形式宣讲移风易俗,引领群众把移风易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快板宣传移风易俗,既接地气又有趣,我们很喜欢这种表演方式,希望以后多多举办这种类型的活动。”刘塘社区居民汪胜利说。
最后,“最美身边人”虞红霞与市民们面对面分享了自己爱心志愿服务的心路历程,虞红霞用拉家常的形式讲述,亲切自然,很快就引起了现场市民的共鸣。
“以前总觉得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很虚,听了虞红霞的讲述后,我深受感触,觉得这件事情特别有意义。”市民石张庆表示,以后只要有时间,也想去参加爱心志愿服务活动。
群众在哪里,党的好声音就传到哪里。用老百姓最喜欢的“家常话”唠老百姓最关心的嗑儿,把政策中难懂的词转化成群众喜爱听、听得懂、听得进的“家常话”, 把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唠透、吃懂,真正实现用“乡音”传递“党音”,让党的好政策更有温度、更暖民心。
近年来,黄梅县通过黄梅戏唱讲、文艺宣讲、“亲·听”青年理论宣讲、新南街宣讲荟等有特色、接地气的宣讲方式,把党的声音与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的变化结合起来,开展干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下一步,黄梅县将持续创新“宣讲+”模式,切实抓好党的创新理论宣传贯彻学习,优化理论宣讲方式、丰富宣讲内容,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让群众能听、常听、爱听,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