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陈泉 通讯员张航、吴胜峰、张春磊)“老一辈的规矩能改吗?不请乐队、不摆流水席,别人不得笑话咱们家......”在2025“知音汉阳 文明同行”第二场百姓大舞台的舞台上,一部由红白喜事戏班扰民的真实案例改编的快板剧,引起了现场300多位居民的共鸣。
图为:节目演出现场。
在时代发展的滚滚浪潮中,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与对自然的热爱愈发深沉。生态安葬与文明祭祀,作为现代社会对传统殡葬文化的革新,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成为人们追思逝者、传承文化的新选择。汉阳区紧跟时代步伐,精心策划推出原创快板剧《殡葬新风润民心 移风易俗齐践行》,以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将移风易俗的文明种子播撒至千家万户。
该剧通过父女两代人治丧观念碰撞的生活化场景,将生态安葬、文明祭祀理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演绎。表演中,父亲秉持传统,坚持老一套的治丧方式;女儿则紧跟时代,倡导文明新风。他们用地道方言你来我往,将生态安葬、文明祭祀的先进理念巧妙融入每一句台词里。
图为:节目演出现场。
节目创作团队透露,该作品的灵感源自辖区红白喜事戏班扰民的真实故事为蓝本,通过民众易于接受的快板书形式,大力倡导厚养薄葬、喜事新办的理念,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欢声笑语中,自然而然地领悟文明的深刻内涵,在潜移默化间受到文明新风的熏陶。
图为:节目演出现场。
图为:节目演出现场。
“这个节目有点意思,让我们一下子就记住了文明祭祀、厚养薄葬这些观念,以后我们肯定积极响应!”不少居民在观看节目后表示,以往觉得传统丧葬仪式才是对逝者的尊重,近些年随着大众观念的转变,和认知的提高,慢慢明白文明祭祀、生态安葬同样能寄托哀思,而且更加环保,不影响后人,这才是真正该提倡的新风尚。
“汉阳户籍居民,在市内经营性公墓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逝者家属,符合条件的,每例可奖励2000元!”在舞台之下,汉阳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也没闲着,他们积极向居民解读《武汉市基本殡葬惠民政策》《汉阳区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政策》等操作指引。汉阳区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政策实施2年来,已有近50位逝者家属申领了奖补资金。这一政策不仅是对选择生态安葬家庭的鼓励,更是汉阳区推动殡葬改革的有力举措。
图为:节目演出现场。
近年来,汉阳将殡葬改革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坚持绿色生态与惠民利民导向。通过构建四级文明实践阵地,并将530余个红色驿站、阳小驿等点位拓展为文明实践点,通过定点+移动宣讲形式,开展移风易俗、绿色殡葬、惠民政策等宣讲;在汉阳扁担山公墓管理处原有殡葬民俗文化博物馆基础上打造了“殡葬移风易俗宣传点”;以弘扬和传播“殡葬文化、生态文化、英烈文化”为核心,组建“汉阳丧俗新风宣讲队”,以部门为单位、全员参与、以身示范,开展政策宣讲。
如今,在汉阳,殡葬改革的春风吹遍每一个角落,文明殡葬的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居民们口口相传、身体力行的生活准则。该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汉阳区将持续开展贴近民生的文明实践活动,让移风易俗在群众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绘就新时代文明汉阳的清明画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