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黎海连)“提的时候动作要轻缓,千万别掐,不然会影响茶叶的口感。”4月8日,在大冶市金山店镇朝阳村的大垴山上,本村采茶工汪改申穿梭于漫山茶林间,专注地采摘着茶叶。近百亩的茶山绿意盎然,数十名采茶工身背竹篓、头戴草帽,分散在各个角落。在他们娴熟的动作下,金黄色的嫩芽从指尖轻轻滑落,落入竹篓之中。
这般春日采茶的繁忙景象,连日来在朝阳村、梅山村、白合村等接连上演。“当下正是黄金芽的最佳采摘期,每天都有三四十位采茶工上山采茶。” 朝阳村党支部书记柯强胜介绍,目前,朝阳村共种植了310亩黄金芽。在去年小范围试采的基础上,今年正式全面开采。
为进一步延伸茶产业链,朝阳村新建了一座茶叶加工厂,承担全镇3个村茶园的茶叶加工任务,实现了从单纯茶叶种植到加工生产的转变,大幅提升了茶叶附加值。“这些是昨晚刚炒制好的茶叶,我们正打包准备发货。” 在离茶园不远的加工厂内,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将干茶进行包装。隔壁的加工车间里,烘干机、炒制机等现代化制茶设备一应俱全,轰鸣声中,散发着浓郁的茶香。
正说着,一位外地买家专程开车前来采购茶叶。经过一番交流洽谈,一笔50斤茶叶的订单被顺利敲定。按照每斤1200元的价格计算,这一单就能为朝阳村带来 6万元收入。交易达成后,柯强胜难掩喜悦:“从最初摸索种植,到如今形成产、采、销一条龙产业,我们村发展茶产业的道路虽艰辛,但大家都干劲十足、信心满满。”
中午11时许,距离朝阳村10公里外的梅山村官山上,村主任徐水中将采茶工们上午采摘的10余斤茶叶,经过简单筛选后装筐,运往设置在党群服务中心的梅山村茶产业工作室。“我们村种了120亩茶,现在正值采摘旺季,每天有十多人采茶。” 与此同时,白合村马鞍山的村委工作人员也在忙着打包上午采好的茶叶。午饭过后,两村采摘打包的约20斤茶叶将统一送往朝阳村加工厂进行加工,随后统一推向市场销售。
金山店,这座传统的工矿镇,石头山上为何能“长”出 “黄金芽”这片致富叶?“茶叶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金山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纪子明介绍,2022年,在市茶产业链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金山店镇在朝阳、梅山、白合三个村累计种植茶叶500余亩,带领各村踏上茶产业发展之路。
三年来,金山店镇党委、政府将茶产业视为强村富民的关键产业,全力支持各村茶叶种植。累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用于茶叶种植、喷灌设施搭建、抗旱机井开凿、道路硬化、支付群众劳务报酬以及建设深加工厂等方面。“目前,我们正积极与招商引资企业、乡贤等沟通协作,全力拓宽茶叶销售渠道,今年整体销售形势良好。” 纪子明表示。
“茶叶产业前景广阔,我们定会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 金山店镇党委负责人坚定地说,后续将持续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让漫山遍野的茶叶真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村富民强的“黄金叶”“幸福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