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陈丽
4月,在世界爱鸟日与环境日交汇之际,湖北鄂州梁子湖畔的谢埠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以“绿电+生态”的创新实践,演绎着电网建设与自然保护的双向奔赴。这座融合绿色施工与低碳技术的输变电工程,不仅为区域发展注入动能,更以“会呼吸的电网”之姿,为生态保护写下生动注解。
距离沼山-谢埠11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现场0.5公里以外的湖面上,全球不足千只的青头潜鸭正悠然戏水。当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发现该物种核心栖息地后,立即启动生态响应机制。根据《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见》要求,重新测绘调整线路路径,将原有规划位移0.5公里,为核心区留出安全缓冲带。施工期间同步实施生态监测,采用低噪设备与废料管控系统,减少对鸟类繁殖的干扰。这种“建设避让+动态保护”模式,实现了电网建设与生物保护的动态平衡。
走进谢埠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现场,全省首座正交斜放装配式格栅筏板主变基础如积木般精准拼接,装配式、预制舱式、钢结构全栓接等技术,形成高度集成化建筑成品,实现现场“零焊、零涂刷、少湿作业”,建筑垃圾减少70%,扬尘降低90%,更突破性的是,主变采用植物油绝缘技术与SF6/N2混合气体,节能降耗远超六氟化硫温室气体,完美契合世界环境日“减污降碳”的核心诉求,让变电站成为真正的“绿电转换器”。
随着武鄂同城化推进,梁子湖生态旅游持续升温,电力卡脖子成了发展痛点。谢埠工程建成后将形成双电源供电格局,解决12万居民和52家重点企业用电瓶颈。根据规划,新建谢埠110千伏变电站,将满足周边集中式光伏接入,打造“光伏+生态农业”示范园,减少化石资源的消耗,以及因燃煤等排放有害气体的污染,对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发展动能。
当电流与鸟鸣共振,钢铁与山水相融,这座“会呼吸”的输变电工程给出新答案——绿电不是自然的对立面,而是共生的钥匙。这就是“双碳”时代最美的风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