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陈泉 通讯员黄宣)近日,“黄陂文旅”发布视频,以独特视角讲述,在这片土地上,汉字仿佛挣脱了书本的束缚,以一种“野生”的姿态,与生活中的万物紧密相连,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契合度,让人们对汉字的起源与文化内涵有了全新的认识。
图为:视频截图。
视频中,当风车在黄陂的山间悠悠转动,那旋转的叶片好似赋予了“风”以具体的形状。微风拂过,风车吱呀作响,这简单的生活场景,让人们对抽象的“风”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在黄陂的乡野,风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化作了眼前转动的风车,成为了可触摸、可感知的存在。
春天,黄陂的山间清溪潺潺流淌。清澈的溪水顺着山势蜿蜒而下,一路欢歌。那清脆的水流声,宛如奏响的春日乐章,而“流”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这一灵动的场景。看着溪水奔腾,听着水流声响,人们对“流”字所蕴含的动态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再只是书本上的一个文字,而是眼前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
图为:视频截图。
夜幕降临,黄陂的民俗活动中,铁花飞溅。滚烫的铁水在艺人的挥洒下,瞬间绽放成绚烂的火花,照亮夜空。这璀璨的场景让“光”变得具象可感。原本无形的光,在铁花的映衬下,有了耀眼的色彩和形状。人们惊叹于铁花的美丽时,也更深刻地体会到“光”字所代表的光明与希望。
图为:视频截图。
除了这些,在黄陂,“雨”水滴落屋檐,滴答滴答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独特音符,诉说着“雨”带来的宁静与清新;流“云”在天空翻涌成海,变幻无穷的云朵形态,让人们对“云”的飘逸与自由有了生动的认知;“田”野里,农民们辛勤播种希望的种子,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丰收的期待,“田”字在这里成为了生命与希望的象征。在黄陂的日常生活中,汉字与万物的契合随处可见。
图为:视频截图。
古人造字,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在黄陂,这些“野生”的汉字与生活万物的契合,让人们看到了古人智慧的延续。这种独特的文化视角,不仅为黄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也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文化体验视角。
相信随着越来越多人发现黄陂的这一独特魅力,会有更多游客来到这里,感受汉字与生活万物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共同领略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