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朱世杰、程旭东) “8字舞龙、游龙、龙出宫……”5月14日下午,明媚的阳光洒在大冶市陈贵镇小学操场上,10名舞龙舞狮队小学生队员身着队服,手举着舞龙,大声喊着动作名称,在教练郭松林的指导下,一招一式训练着队形。
当非遗传承点燃少年的运动激情,小雷山脚下唱响了一曲曲青春之歌。在“中国龙狮运动之乡”——大冶市陈贵镇,活跃着一群追梦少年,他们通过专业化训练和演出,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让非遗运动“活”起来、火起来。
16时30分,训练完成一遍动作要领后,“龙头”程高擦拭了一番脸上的汗珠,招呼其他队友休息一下,他走到教练身边,聆听其对训练效果的点评。
“‘六一’快到了,我们要参加全镇举办的舞龙舞狮展演活动,得抓紧训练进度。”稚嫩的童音洋溢着程高对舞龙运动的热爱和执着。
程高今年10岁,读四年级,家住陈贵镇镇区,父母从事餐饮行业,非常支持他学习舞龙。
“程高身材匀称,体能好,韧性强,领悟能力较高,所以选他当‘龙头’。”郭松林介绍,“龙头”是舞龙队的灵魂,要熟知队形的线路和动作要领,一旦“龙头”走错了,其他队员只能跟着错。
“我们都非常热爱舞龙舞狮,既娱乐身心,又强身健体。”队员训练完毕后,一边喝着水,一边组队交流训练心得,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12岁的陈浩佳有些腼腆地说,他原先不爱和同学们说话交流,今年3月份入选学校舞龙舞狮队后,在教练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动作要领越来越好,人变得阳光自信了。
在陈贵这片崇文尚武的热土,舞龙舞狮由来已久。由当地村民组织起来的舞龙舞狮队,几经传承下来,已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品牌。
2004年,陈贵镇被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命名为“中国龙狮运动之乡”;2017年,陈贵舞龙舞狮成功申报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入选全国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名单。
龙狮运动的蓬勃开展,更是照亮了校园孩子的追梦之旅。
2023年,陈贵镇中心学校组织辖区三所学校——大冶十中、南山中学、镇小学各自成立4支舞龙舞狮队,共精选108名学生队员。
今年,各个学校为每一支队伍购置了舞龙舞狮及相关道具,学校之间错开安排训练时间。
“通过开设舞龙舞狮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强身健体,更是激发他们自我挑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南山中学校长陈细象介绍,目前,该校配齐了4条龙、4个狮子及相关道具,孩子们的运动热情更加高涨。
“少年强则中国强。一个地区的文化图腾,必须有少年一代的传承和弘扬。”陈贵镇中心学校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整合更优质的资源,出台更精准的措施,举办更多的活动,将“龙狮文化进校园”活动做出品牌特色,从而辐射全市更多的校园,让更多的孩子热爱这项非遗运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