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左乙辰 通讯员 黄大林、陈帅)日前,黄石市总工会发布表彰通报,大冶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中共党员杨进荣获2025年黄石五一劳动奖章,系大冶市卫健系统唯一获奖者。
他是一位在临床一线深耕二十二载的"脾胃守护者"。从省级中医药骨干人才到医德医风标兵,从内镜技术开拓者到抗疫先锋,他以创新为刃破解消化道疾病诊疗难题,用仁心作舟载渡患者走出病痛深渊,凭担当为楫引领学科发展浪潮,用行动诠释着“大医精诚”的时代内涵。
匠心筑梦,精研医术破瓶颈
“医道至精,不进则退。”为突破消化道疾病诊疗瓶颈,杨进先后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市一医院进修,在大冶地区率先开展染色内镜、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等前沿技术,如同一把“微创钥匙”打开了早癌诊疗的大门。
他牵头的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累计筛查出数十例早期癌变病例,其中11例通过内镜微创治疗实现根治,让患者免受开刀之苦。
如今,科室年内镜手术量突破1500例,诊疗范围覆盖消化道出血、重症肝炎等20余类重症,成为鄂东南地区的脾胃病诊疗高地。
在临床实践中,他创新性构建"四维一体"诊疗体系,将中药汤剂的固本培元、穴位贴敷的经络调理、脐灸疗法的温通气血与现代内镜技术有机融合,让中医药适宜技术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焕发新生。患者们都说:“杨主任的治疗,既看得好病,又暖得人心。”
仁心济世,德润杏林守初心
“视病犹亲,无问贵贱。”这是杨进刻在心底的行医准则。他立下“三必到”铁律——急危抢救必到、疑难病例讨论必到、困难患者查房必到,用脚步丈量医者责任。
2022年寒冬深夜,一例呕血休克的贫困患者让急诊室拉响警报。
接到电话时,室外气温低至零下五度,杨进顶风冒雪赶到医院,发现家属因欠费准备放弃治疗,他当即垫付押金,在病床前连续48小时监测病情,以精准的胃镜止血术完成“生死营救”。
患者出院时,他又慷慨解囊购置三个月护胃药,用医者大爱驱散了贫寒中的阴霾。
他的手机里,有一个500人的“大冶脾胃肝胆病咨询群”。每晚10点到11点,无论多忙,他都会准时上线答疑,为患者提供免费随访,被群友称为“永不离线的健康顾问”。进乡村义诊、入社区科普、到学校宣教,他让中医药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基层。
薪火相传,固本培元强学科
作为省级中医脾胃病重点专科带头人,杨进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的道理。他以多学科协作破题,以团队文化聚力,为20余名青年医师量身定制成长档案,培养出6名技术骨干扎根临床。“手把手教技术,心贴心传医道”,他带教的医师如今已成为科室中坚力量。
在学术创新上,他主持省级课题《杨氏健脾化湿方结合脐灸治疗H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带领团队深耕脾虚湿蕴机制研究,让中医脾胃理论在现代医学语境中绽放光彩。
更难得的是,他将诊疗经验下沉基层,在陈贵卫生院等乡镇建立名医工作室,让优质中医资源惠及更多百姓。
“白加黑连轴转,5+2常态忙”,这是杨进办公室日历的真实写照。面对科室人员紧缺,他主动承担双倍门诊量,年均加班超800小时,用坚守诠释“医者仁心”。2020年抗疫最吃紧时,身为党员的他第一时间请缨,在发热门诊、感染科病房、医学留观点连续鏖战70天,带领团队完成重症患者救治任务,用防护服下的汗水浇筑起生命防线。
办公室墙上悬挂的“大医精诚”书法作品,是杨进的行医座右铭。二十二载春秋,他以仁心为炬照亮患者康复之路,以创新为翼突破医学技术壁垒,以担当为舟领航学科发展航向。
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征程上,这位杏林赤子以“精勤不倦、志存救济”的姿态,续写着新时代医者的奉献华章,让“大医精诚”的精神在鄂东南大地熠熠生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