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吕惠 宋蒙)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集于一身,持续房颤形成高风险的血栓,尝试抗凝治疗也无法阻止血栓的“疯长”……近日,饱受病痛折磨的朱女士求诊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宋丹主任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在心腔内超声全程指导下,精准为其实施了高难度的带栓左心耳封堵术,从源头上避免了血栓栓塞的隐患。

朱女士与医护人员合影 通讯员 供图
心跳乱了节奏 形成致命血栓
64岁的朱女士家住黄冈,有多年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去年频繁胸闷的她还被确诊冠心病、房颤,先后实施了两次支架植入术,然而,胸口的不适仍时不时发作。为求进一步治疗,朱女士在今年3月来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就诊,经食道超声检查,发现其左心耳内血栓形成。
据了解,左心耳位于左心室上方,与左心房相通,它就像连着左心房的一个“储藏间”。心脏正常搏动时,血流可以在左心房和左心耳之间有规律地流进流出;当发生房颤时,心房没有有效收缩,几乎处于不动的状态,加上左心耳内部形状极不规则,沟壑起伏较多,更容易使血流产生漩涡和流速减慢,导致血液淤积在左心耳,形成血栓。
“房颤患者大部分的血栓都来自于左心耳,一旦血栓脱落,就会跟随着血液继续流动,进入动脉就会造成血栓栓塞事件,堵到心脏血管就会造成心梗,堵到脑血管就会导致脑梗,从而危及生命。”在宋丹主任的建议下,朱女士先期接受了3个月的抗凝药物治疗,可效果并不理想,其左心耳血栓不仅没缩小,反而还增大了不少。

抗凝药物治疗3个月,血栓不缩小反而增大不少 通讯员 供图
以“堵”治“堵”解决隐患
通常情况下,只要能封堵左心耳,将其隔绝在系统血液循环之外,就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疗绝大多数房颤血栓形成和引起的问题。
若为朱女士实施左心耳封堵术,术中血栓一旦脱落,很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若不为其手术封堵,也会随时因血栓脱落导致血栓栓塞事件。面对朱女士棘手的病情,宋丹主任带领心内科团队反复讨论后决定迎难而上,为其实施带栓左心耳封堵术,术中既要确保血栓不移不破,更要将封堵器释放在理想位置,可谓难度与挑战并存。
经过万全的术前准备工作,朱女士的手术于6月17日正式开始,由宋丹主任、刘华云主任、徐文杰主任共同主刀。在心腔内超声的全程引导下,专家团队从朱女士大腿上的股静脉处,用一根细导管在其左心耳精准置入一个尺寸合适的封堵器,将左心耳牢牢封住,手术历时2个小时顺利结束。手术后的朱女士恢复顺利,次日就转到了普通病房,目前已康复出院。

宋丹主任(右一)带领团队为朱女士实施手术 通讯员 供图
左心耳封堵术是以“堵”治“堵”的微创手术,既能降低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概率,还能为长期需要接受抗凝治疗以及出血高风险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据悉,本次手术是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开展的首例带栓左心耳封堵术,开启了房颤治疗领域的新突破,对于高龄、持续性房颤、存在高栓塞风险患者的治疗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