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田城 通讯员 张奋健、陈珂)7月3日,记者从阳新县木港镇政府获悉,该镇将持续深推基层党组织建设,致力于打造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堡垒和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以党建引领全镇各项工作的开展,建功支点,推动该镇高质量发展,为阳新县奋进全国百强县贡献镇域力量。
木港镇隆重表扬先进党组织和个人。 通讯员 供图
26个村“两委”班子得到配强
“组织强,一强百强。”7月3日,木港镇党委书记吴力说,乡镇全域发展,每一个村都不能掉队。"要让每个支部都成为攻难关、促发展的战斗堡垒,让党员在乡村振兴一线打头阵、当先锋!"
为了抓队伍强筋骨,从去年开始,木港镇党委持续抓“农村党支部星级创评”工作,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红旗型党组织示范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了158个党员示范岗,打造了26个“湾组示范区”,评定出10个五星级党支部、9个四星级党支部、9个三星级党支部、2个二星级党支部、4个一星级党支部。
此外还对全镇26个村“两委”班子逐一调研,逐一配齐配强班子,调整了22个村干部,任免了5位村支书,储备了84名后备干部。
这几年,阳新县委县政府深推“五个一”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坚持绿色发展思路。
在全县一盘棋思路下,木港镇党委紧盯县委“五个一”特色主导产业和茶叶等八大重点农村产业链,“宜农则农、宜果则果、宜渔则渔”,充分挖掘镇内资源,积极推动镇内农业产业发展,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振兴格局。
木港镇西垅村草莓基地。 通讯员 供图
26个村级堡垒统一发力,一年时间中,新发展蔬菜大棚17个,新增瓜果种植面积1320亩、中药材763亩、茶园面积800亩,提档升级果园面积610亩;
存栏生猪22440头、羊2912头、牛1084头,存笼家禽36.7万羽;新发展稻虾鳝综合种养450亩,发展桂鱼200亩,鲈鱼230亩,水产养殖面积总计2.87万亩。
在贺洞村,白茶基地已达1000亩规模,制茶车间建设即将上马,推进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建设;
塘畔村引进蚂蟥养殖项目,占地面积55亩,投入资金400余万,新建养殖大棚42个并投入使用。
把党支部安在产业链上
农特产业全面开花,工商业也同步发力。
2024年,木港镇3家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5亿元;2家限上商贸业累计完成商贸业零售额1100万元。
2024年,入库9个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7.14亿元;完成工业进规企业一家。
木港镇镇长杨加兵说,为了推动项目早落地早达产,木港镇党委要求全镇上下发扬“店小二”精神和“钉子精神”,把支部安在项目上,一切向着项目看,一切围绕项目转,挂图作战,跟班服务。
2024年,为解决重点企业招工难,累计输送工人350名;还贴心为脱贫劳动力送来“技能包”,培训合格用工人员472名;
新增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32人,新增创业60家、带动就业468人,发放返乡农民工创业补贴4万元;
“组织的战斗力上线就是发展的上线,打铁更需自身硬,木港镇正不断锤炼干部的工作作风,提升干事创业的本领,决不允许‘一问三不知’的干部上岗!”吴力表示。
为了让基层干部依法行政,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木港镇党委班子带头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并深化法制宣传;
为了强化责任担当,转职能、提效能,确保决策部署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木港镇完善了工作考核、监督、问责机制,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认知蔚然成风。
为了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该镇提出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基层减负,加大执纪问责,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在镇村两级党组织的全面督导下,木港镇夯实了发展的基础,通村公路拓宽了,刷黑了;排水工程实施了,街道两旁设施全面升级,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条件改善了。
坑塘改造项目全部启动,将有效增加耕地面积1300余亩;木港镇景观提升项目完成初步设计和项目概算;养老综合体项目、自来水厂、水利工程项目全面开工。
木港镇印墩亭,已有300多年历史。 通讯员 供图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
“乡村富不富,要靠党支部。”
木港村党支部书记柯善长介绍,该村把11个村民小组划分为11个党员责任区,更好的倾听民意,并解决群众诉求。
这个村推行了“党建+小组”模式,村小组的事小组党员管,群众的“贴心人”就在群众身边。
这个村通过“民生议事厅”收集群众急难愁盼和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已投入各类资金48万,新建沟渠400米、机耕路280米、硬化广场580余平方米、水井一口、河堤整治53米。
柯善长说,党建做细了就是凝聚力——
从"民生议事厅"里的民主协商,到网格党员风雨无阻的为民奔走,党组织与群众的心越贴越近,群众对村党组织的信任度越来越高。
“党建工作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 ”该镇干部袁心茹说,在基层,只有将党的最新理论政策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确保与时俱进。
“要在工作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把群众的冷暖记在心头,才能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优秀党员代表罗启说,“作为扎根农村的党员,深知脚下土地的分量。多往田间地头走一走,听一听老乡们的家常话,参与村庄建设时多想一想长远发展,就能让惠民政策更好落地生根。”
一列高铁飞速穿过木港镇贺洞村牛湖景区。 通讯员 供图
“只有让党旗飘在一线、党员干在前头,才能在乡村振兴、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建设重点工作中取得突破。”村干部李海敏说。
近几年,木港镇将党员干部聚在致富项目中,拢在各项民生事业里,让党组织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定盘星"。
从一片片杂草丛生的荒山变成满山摇曳“致富叶”,挂满“致富果”的“金山银山”;从杂乱不堪污水横流的“乡旮旯”变成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从门可罗雀的荒废厂房变成机声嗡鸣生机勃勃的企业……
昔日荒山上种满了致富的白茶。 通讯员 供图
木港镇的每一次蝶变足迹,都镌刻着党建引领的力度。
山乡巨变,初心如磐。
巍巍群山见证着木港镇这片红色热土上那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汇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