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杜方超、黄俊、刘园)7月4日,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既济物资招标分公司举办“拥抱AI,智享新解法”人工智能运用分享会,聚焦“物资同质化管理”关键难题,展示最新人工智能赋能成果,为电力行业物资与招标流程标准化注入澎湃动能。随着国家电网“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战略持续推进,该公司正以人工智能为引擎,重塑电力物资管理生态体系,加速向智能化、高效化全面跃进。
近年来,既济物资招标分公司围绕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管理,自主研发“天眼评”智能评标系统、采购文件自动审查工具等7项核心技术,构建涵盖采购、履约、抽检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体系。系统上线后,招投标合规性提升30%,合同履约人力成本降低33%,智能台账管理效率提升90%,在保障供应链全流程规范性的同时,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创新机制方面,公司首创“个人-班组-公司”三级联动模式,30人组成的技术骨干团队聚焦供应链12项关键节点,多维度开展攻关,将多模态人工智能技术与区块链应用深度融合,推动配网物资供应效率提升40%,招标采购废标率下降20%。2024年底成立的人工智能应用团队,以双周论坛、实训营、专家授课等方式全面推进技术落地;今年初举办的人工智能工具培训课程覆盖ChatGPT等13种主流模型;2月的深潜实操课程则拓展至PPT处理、语音摘要等复杂场景,推动人工智能真正融入日常业务。
在场景应用层面,公司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沉入末梢”,成果已在多个关键业务中实现实效转化。3月举办的“智物未来AI+管理论坛”集中展示了8大典型成果,包括经营部构建的百万级数据智能台账系统、物资供应班借助深搜实现抽检效率提升50%、招标代理部智能评标节点识别准确率达98%。其中,供应链部开发的“人工智能赋能表格高效处理”项目,通过员工自主建模节约成本10万元,实现零投入高效率的技术替代。
重大战略项目也在同步推进中,正在攻关的“人工智能标书研究项目”融合自然语言处理(NLP)与智能模板引擎,标书编制效率提升70%,年流标率降低30%。4月上线的“专家打分扫描雷达”工具,通过模型预警机制实现评分异常的实时识别与提示,大幅提升评审环节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这一批人工智能创新成果不仅推动公司自身管理智能化,更助力其成功承接国网华中分部重点招标代理项目,评标基地设备智能化水平及系统响应速度均达国网最高标准。
公司总经理胡涛介绍,当前既济物资招标分公司正从“工具创新”迈向“思维革新”,2025年底前将完成15项创新课题,构建“1+3”生态协同模式,即以物资平台为核心,联动供应链上下游打造“研发—孵化—制造”闭环。他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公司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关键动力,全员正在践行“装起来、选出来、用起来”的三阶应用策略,预计全年可实现大幅度降本增效,为国家电网数字化转型贡献坚实技术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