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雨涵)每天清晨,江夏区乌龙泉街幸福村膏药铺湾的文化活动中心总会传来孩子们阵阵的读书声和悦耳的歌声,这是来自“幸福医夏”儿童暑期托管班里的小朋友们暑期快乐地学习、玩耍的声音。“幸福医夏”儿童暑期托管班从7月11日开营以来,已成为村里最热闹的“暑期成长加油站”。
暑假期间,许多家长因忙于农活或外出务工,难以兼顾孩子的看管和教育,孩子们的安全、学习及兴趣培养成为难题。幸福村村委会主动破题,积极整合资源,依托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乡村医生及专业社工等力量,共同打造了集学习辅导、健康关怀、兴趣培养、社会实践拓展于一体的托管平台,确保做到让家长安心工作、让孩子快乐成长。
“托”得放心:课程设置暖心实用
走进膏药铺湾文化活动中心,总能见到课桌旁俯身相伴的身影。专业社工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原理,设计了分层教学方案,课堂上以高低年级分桌辅导的形式,结合低年级学生具象思维特点,采用游戏化教学形式,通过简笔画联想、图形推导等方法,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可互动的体验,启发孩子们的解题思路;根据高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差异,设计“基础巩固+自主梳理”、“难题攻坚+拓展提升”双轨任务,引导高年级通过梳理每日任务和思维导图、收纳随堂笔记和错题集,实现自主思考、逐题攻坚。
大手握小手,你我心连心。志愿者们发挥专业特长,从算式纠错到作文润色,用耐心化解孩子们的畏难情绪。从算式纠错到作文润色,从畏难到展颜,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管理”,草稿纸上的圈画痕迹,彩笔勾勒的数学图形,仿佛都是记录少年们思维拔节的成长密码。
“班”出成效:小托管释放大能量
智趣课堂激发学习潜能。志愿者化身“趣味引导师”,在学习乐园里带领孩子们通过拆解数字谜题锻炼思维能力,以绘本故事为钥匙打开“文学庭院”的大门;学习乐园里孩子们通过拆解数字谜题锻炼思维能力,以绘本故事为钥匙打开“文学庭院”的大门,身临其境的情景剧演绎掀起英语学习的热潮,手脑并用的科学实验课让书本上的化学物理知识跃然指尖。
特色课堂筑梦广袤沃野。暑期托管班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独具特色的“杏林小课堂”上,乡村医生与医学专业志愿者联手,带孩子们在“见物识草药”“闻香猜草药”以及制作“艾草锤”“防中暑香囊”等环节中“通关”,认识中草药,学习急救知识;专业社工主导的“心理健康小课堂”,通过团体游戏、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青少年提高自我认识,避免自我否定,加强情绪管理,有效应对负面情绪,合理调节心理压力,维护良好心理状态。
体艺双修释放孩童天性。体育场上,体育专业志愿者指导孩子们通过团队合作勇闯绳索阵、完成单脚跳呼啦圈,并成功举办“小动物运动会”,让孩子们在运动中磨炼意志、增强体质、收获快乐;音乐教室里,擅长民乐的志愿者手把手传授葫芦丝演奏技法,让孩子在音乐学习中感受传统雅韵,让文化之美的种子悄然萌芽;美术手工课上,社工与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在自然、生活与实践中玩转创意,不仅把自然拼贴在纸上,更是把花草拓印在心中。
“管”得专业:为儿童安全保驾护航
托管班自开办以来,专业社工牵头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细化签到签退、家长接送确认等流程,确保孩子们暑期往返安全;通过设立“安全小卫士”“班级安全员”等角色,引导孩子参与日常安全管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志愿者们以“模拟情景+互动问答”为切入点,围绕“防中暑”“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为孩子们讲解高温天气下的户外活动禁忌、中暑前的预警信号以及应急处理办法,并用动画短片展示野外水域的潜在危险,逐条解读防溺水“六不准”,现场演示遇到他人溺水时的正确呼救和寻找救生工具的方法,引导孩子们牢记安全原则,筑牢安全意识。
“幸福医夏”儿童暑期托管班以爱为底色,助力成长,不仅让孩子们在这个夏天收获了知识、健康和快乐,也解决了农村家长的后顾之忧,真正做到了对孩子而言是“家门口的乐园”,对家长而言是“放心的港湾”。
幸福村党总支书记陈拥军表示:“未来我们会继续沿着以党建为引领的正确方向,进一步联动专业社工机构与志愿服务组织,凝聚多元力量,精准对接需求,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活动内容,把‘幸福医夏’打造成常态化品牌,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收获知识与快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