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新县人民医院的心血管内科,有这样一位身影:
他身着40斤重的铅衣,时是与死神赛跑的“拆弹专家”;脱下铅衣后,白大褂的褶皱里藏着对患者的千般牵挂,也藏着为人父的万般愧疚。
他是丁和勋——一位用10年从医路书写“生命至上”的中共党员,100多面锦旗,见证着他的医者仁心。
36岁的丁和勋是阳新县人民医院青年医生代表人物。
“死神”面前争分夺秒
“丁医生,患者75岁,腹痛伴大小便失禁,怀疑急性心梗!”
7月16日,凌晨3点25份,正在睡觉的丁和勋被一阵紧急的铃声惊醒。
1分钟时间,他穿好衣裤,迅速冲向医院急诊抢救室,途中紧急通知介入团队成员立即向介入手术室(导管室)集合,整个过程不到8分钟。
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梗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他快速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方家属谈话、沟通,并从专业的角度督促家属迅速决定是否手术,他知道,每一秒都可能致命。
“取得知情同意,立即送入介入手术室行临时起搏器置入+急诊PCI!”在他的部署下,一台紧张的抢救手术开始了。
丁和勋在手术中。
手术前,他穿上一套重达40斤的铅衣,铅帽、铅眼镜、铅围脖、铅背心、铅围裙,把自己遮得严严实实,主要是为了防止射线辐射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尽管刚醒,但他的精神已经紧绷到极致。他精准地操控着直径小于1毫米的救命导丝,他对患者进行行球囊扩张血管。
仅用50分钟——这位患者被丁和勋带领的介入团队从“死神”身边拉回人间。
一个惊人的数字
这样的紧急时刻,对丁和勋而言是家常便饭。
2024年大年三十夜,阳新县已经是万家灯火,家家户户亮起团圆饭的暖光。
然而,丁和勋依然坚守在手术台——
一名40多岁男性在进入介入手术室时突发心脏骤停。
他快速反应,迅速对其实施心肺复苏,汗水浸透工作服。掌根的每一次按压,都凝聚他“不放弃”的信念。
心脏复跳后,他随后接力完成急诊PCI手术。就这样,他从死神手中又抢回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一个家庭的希望。
丁和勋在查房。
丁和勋的手术记录里,藏着一个惊人的数字:单日23台手术。
他的同事,阳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护士长陈晓黎说:“那天24小时,丁医生基本就是泡在导管室,有急诊手术哪儿还能睡啊!”
在她眼里,小丁医生简直就是阳新医疗届的一个“战神”。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2023年,丁和勋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简称“连一医”)进修时,3个月完成了1400多台手术。
连一医一位带教老师摇头说:“从没见过像小丁这么拼的进修医生,几十斤重的铅衣,到饭点也不肯脱下来,那一点点时间都舍不得浪费。小丁做完手术,还要趴在桌上写手术记录,连续三四天睡在导管室是常事。”
这几年,丁和勋以手术台为“战场”,跟“死神”展开激烈的“短兵交接”,总共做了6000多台手术,挽救超过500个患者的生命。
萌娃“奶爸”的“软肋”
丁和勋今年才36岁,儿子“丁丁”(化名)6岁,女儿“当当”4岁。
两年前,一位患者拍下一段丁和勋抱着儿子丁丁上班的短视频,感动了无数病友。
那一次,4岁的丁丁发烧道39.1℃,哭闹着要爸爸,可当天排了12台手术。丁和勋咬咬牙,把丁丁带到科室休息室,托付给护士照看。
手术间隙,他就跑过去摸一把丁丁滚烫的额头,喂一口退烧药,又转身冲进导管室。
直到深夜手术结束,他才抱着早已睡熟的丁丁回家。丁丁脸上未干的泪痕,成了他心头对家庭最沉的愧疚。
“我不是铁人,儿子是我的软肋。”对于家庭,丁和勋倍感愧疚。
3年多前,丁和勋医生抱生病儿子上班被病人拍到,感动了众多网友。
这份愧疚,却化作他对患者更深的共情。
他总说:“每个患者背后都有家庭,我多一分细心,他们就少一分风险。”
他主动加患者的微信不计其数,24小时在线解答疑问;坚持术后查房雷打不动,哪怕周末也会出现在病房。
这两年,他甚至走遍阳新所有乡镇卫生院,手把手教基层医生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救治培训,在院方的部署下,成功创建10个胸痛救治单元与3个心律失常防治单元——
他说,要让阳新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及时救治。
100多面锦旗就是“战士勋章”
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丁和勋时刻牢记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冲锋在前;作为科室骨干,他也深知“单打独斗不如团队共进”。
为让急性胸痛患者得到更规范的救治,在阳新县人民医院的总调度下,他积极参与胸痛中心建设,配合科室主任带领心内科团队创建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
从制定标准化诊疗流程,到协调急诊科、功能科等多科室联动,再到反复演练急救预案,他连续数月泡在科室,逐字打磨100余页的申报材料。
最终,胸痛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认证,让阳新县的急性心梗救治水平迈上新台阶。
在协助科室管理中,他更是“多面手”。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规范年轻医生培养计划,推动疑难病例每周讨论……
同事们说,“丁医生不仅自己技术硬,还总想着把大家带起来,科室的学术氛围越来越浓了。”
从医10年,丁和勋的办公室挂满了锦旗,有人数了一下,已经超过了100面。
密密麻麻的锦旗,是患者对“小丁医生”的高度认可。
“妙手回春”“医德高尚”……一面面锦旗,都无声诉说着一幕幕令人动容的重生故事。有一位患者,看过他抢救的病人的新闻,就对照自身症状就医,果然查出心梗,并及时手术脱险。
“是丁医生的事迹救了我!”患者康复后送来锦旗。丁和勋却说:“是你对生命健康的警惕救了自己,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如今,丁和勋依然每天穿梭在门诊、病房、导管室之间。铅衣的重量压不垮他的肩膀,患者的期盼撑得起他的脊梁。
他说:“我是党员,也是医生,救死扶伤,这只是本分。”
策划:阳新县人民医院宣统科
指导:舒海燕
执行:程娅
记者:田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