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快讯

换装再出发 “热血2.0”只为“平安勋章”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1日19:5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白云 实习生 潘妍 通讯员 谈小珂 汤文慧)在第98个“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江夏区公安分局组织退役民警辅警代表前往江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江夏区博物馆和江夏区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参观活动结束后的座谈会上,大家深切缅怀因公牺牲的军转民警蒋仲超同志。

从“橄榄绿”到“藏青蓝”,这些军转民警们将部队淬炼的忠诚与担当融入警务实践,用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转业不转志、换装不换心”的铮铮誓言。

硬核担当:从军营到街巷的“铁军作风”

“那天的场景现在想起来还是后怕。”金港派出所民警段博文回忆起今年6月的抓捕行动时,仍心有余悸。当时他乔装登上嫌疑人车辆,对方突然加速狂飙五六公里,最终在民警的围堵下被截停,段博文得以脱身。

这名2023年从武警某部转业的“新警”,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在参警不到两年间就参与侦破多起案件。今年1月,在分局反诈中心支撑下,段博文抓获一名诈骗嫌疑人。面对嫌疑人拒不承认的情况,他通过细心排查,固定了嫌疑人20余次代取快递的犯罪事实,查实案件10余起。

“在部队扛枪,在警队扛责任,肩上的担子一样沉,但都十分值得。”大桥派出所民警余德伟的感慨,道出了许多战友的心声。2023年转业分配到大桥派出所后,余德伟以“归零心态”钻研公安业务。在一次警情处置过程中,当事人突然情绪激动,持刀威胁现场群众。“我当过兵,也处理过很多矛盾,如果你愿意信任我,可以和我聊聊。”余德伟冷静周旋,果断夺刀,最终化解危机。

参警两年来,余德伟破获治安案件40余起,查处违法行为人百余名,多次帮助走失儿童、老人找回家人。“办事靠谱,待人热心。”这位曾经的“排头兵”用铁腕守护着辖区平安,用温情感动着身边群众。

文武兼修:从“军事尖兵”到“业务标兵”

法制大队民警张曦将部队“精益求精”的作风融入了执法实践,他负责的行政诉讼案件保持着“零败诉”的记录,其过硬本领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

2018年转业到纸坊街纸坊派出所时,面对当时日均30起警情的压力,张曦白天接处警,夜晚挑灯研习法律,实现了经手案件100%的结案率。

调任偏远的舒安街派出所后,他化身多面手,身兼治安、刑侦、社区民警等多职,并以优异成绩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当战场转至分局法制大队后,他将每一起诉讼案件都当作一场“硬仗”来打。庭审前,他反复阅卷,梳理法律关系、模拟控辩对抗,对案件细节了然于胸;庭审中,他逻辑清晰、论据充分,所有案卷细节都铭记于心。

“案件中如果有不懂的问题请教曦哥,总能得到解决。”张曦的办公桌前常常围满了来请教案子的办案民警。

刑侦大队民警杨宜东善用信息化思维破解民生小案难题。2022年以来,他带领团队侦破刑事案件30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168个,通过视频追踪、信息化研判等方式破获多起盗窃案件。

7月3日,纸坊辖区发生一起车内财物被盗案件,4名嫌疑人案发后立即逃往黄石市,明确嫌疑人位置后,杨宜东立即带队出发,经过多地走访排查,5天内将嫌疑人全部抓获。“小案连着大民生,必须快侦快破。”他的话语中,透着军人的果决。

柔情铁骨:警营玫瑰的别样绽放

环食药侦大队的民警李丹,是群众和同事口中的“热心丹姐”。19年从警生涯中,她带队组织办理治安案件43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1名、调解纠纷3000余起,全国“巾帼岗位建功立业标兵”、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女民警”、全省“模范退役军人”……,她获得的荣誉很多,都记录着她点点滴滴的付出。

担任社区民警时,李丹创新“建档分类网格化管理”,完善社区监控,处理邻里纠纷,让辖区盗抢警情同比下降53.3%。转战环食药侦战线后,与渔政部门联合侦破非法捕捞案,抓获嫌疑人44名。听到年轻民警对她工作成绩的赞叹,她笑言:“在部队练的是体能,在警队练的是心能,把群众当亲人,啥困难都能克服。”

公安政务服务窗口的战场上同样有军转民警的身影。7月24日,江夏区市民之家公安出入境窗口收到了一面锦旗,感谢梅爱萍警官3年来细致入微的服务。“出入有境,服务无境,便民有方,润物无声”锦旗上的16个字正是梅爱萍十几年窗口工作的缩影。

转业参警10余年来,梅爱萍以润物无声的服务感染前来办理业务的每位群众。她每天总是最早来到窗口,整理材料、梳理工作,无论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她都能以微笑化解。“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保持着这样的心态,梅爱萍十几年如一日为辖区群众提供着暖心服务,参警以来,先后收到群众赠送锦旗、手写感谢信、城市留言板点赞160余次。

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使命。对江夏分局的军转民警而言,每一天都是新的“战场”,而群众的平安,永远是他们最崇高的价值追求和最闪亮的荣誉勋章。

【纠错】编辑:邱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