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杨智然)清晨的阳光刚洒进仙居乡党群服务中心明亮的大厅,几位村民已在整洁的等候区落座,翻阅着最新的政策宣传册。工作人员面带微笑,正为一位老人耐心讲解医疗保险相关业务。这一幕,与四十年前那个“跑断腿、磨破嘴”的场景,形成了时代的鲜明对比。
从“跑断腿”到“一门通办”:服务模式的历史跨越
时光倒流至建区初期,基层公共服务极不便利。“那时办个事,得跑好几个地方,乡里、村里来回折腾,材料缺了补、补了缺,几天都办不成一件事。”一位亲历过那个年代的老村干部感慨道。简陋的办公环境、分散的部门设置、有限的服务项目,是当时民生服务的真实写照。
四十年的积累沉淀,便民服务从“起初的分散办”演化为“便民大厅集中办”,再升级为“党群服务中心高效办”。如今,党群服务中心已成为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中心整合了公安户籍、民政、医保、就业、残联、市场监管、退役军人服务等领域高频民生服务事项,真正实现了“一门通办”。清晰的标识指引、舒适的办事环境、开放式的服务柜台以及“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彻底改变了群众办事体验。“以前想要办个体户营业执照,需要到区里办理,若资料不全则要来回跑几趟,现在在服务中心,资料齐全半小时就能拿证,真省心!”刚拿到新证的个体工商户张大哥笑容满面。
便民大厅集中办。通讯员 供图
从“基础保障”到“暖心赋能”:服务内涵的深度拓展
四十年的沧桑巨变,服务的广度与深度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从最初简陋、分散的办公室到现代化的服务大厅,从单一的窗口服务到覆盖乡村两级的服务网络,设施升级更带来服务升级。自助查询机、政务服务一体机、线上预约平台等广泛应用,通过高效、精准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现实。
中心不仅关注常规业务办理,更将目光投向特殊群体。针对困难群众,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及时落实救助政策;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设施和代办服务;贴心的“零工驿站”,成为灵活就业人员找工作的“娘家”;常态化的就业技能培训,让符合要求的村民有一技之长,拓宽增收渠道。
便民服务。通讯员 供图
从“生活兜底”到“幸福可感”:惠民实效的生动注脚
四十年的砥砺深耕,民生保障的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从最初低覆盖、低水平的社会救济,发展到广覆盖、高质量的社会救助体系,便民服务一直守护着老百姓的生活底线。
“以前不敢想的事,现在都成了平常。”一位在中心帮助下成功申请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村民深有感触,“这服务中心,就像咱们的‘家’,有啥难处,就想到这里问问、办办,心里踏实。”
便民服务。通讯员 供图
便民服务的变迁,是东宝区民生事业飞跃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这扇“小窗口”,映照出时代进步的宏大叙事,承载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不变初心。它从解决群众“有没有”的基本需求,大步迈向“好不好”的品质追求,用不断升级的服务温度,托起了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站在四十周年的新起点,在便民服务的前沿阵地,中心工作人员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创新的举措、更高效的服务,继续书写服务民生、温暖人心的崭新篇章,让“圣境东宝”的幸福底色在基层一线愈发鲜亮动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