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田城 通讯员 肖文、 周佳丽)阳新县财政局驻村工作队用了4年时间,为阳新木港镇北山村换了容颜。
8月7日,北山村支书王定汝动情地说:“工作队为村里倾注了心血,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除了支委和村委,我们亲切地叫他们‘第三委’!”
盛夏清晨,薄雾还未散尽。
站在北山村高处远眺,四周山清水秀,村庄古树吐幽,屋舍俨然、道路清爽,4年前那个泥泞遍地的村庄,如今已蜕变成美丽家园。
薄雾晨光,北山之夏。 通讯员 供图
2758位村民留守者曾经不到400人
木港镇北山村地处阳新县以南,地处湖北江西交界之中,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2480元。
4年前,也是酷夏,烈日炙烤大地。当阳新县财政局驻村工作队走访时,队员们的心情格外沉重。
“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全村582户2758人口,留守的不到400人。”村支书的话满是心酸。
走访到最后一家,正遇见收拾行李去广东打工的王义勇。
他5岁的孙女抱着布娃娃坐在门槛上,脚趾上沾满泥巴。“爸爸出去了,妈妈也出去了,现在爷爷也要出远门,再也没人陪我玩了!”
小女孩楚楚可怜的神情,深深地刺痛了队员们的心。“驻村不是来休闲的,如果不做点什么,实在对不住乡亲,对不住工作队的责任和使命。”
乡村要改变,产业须先行。
工作队在做了充分的入户走访和调研后,立足实际,在原有油菜、肉牛、生猪合作社基础上,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新路径。
经多方努力,工作队成功发展了由村牵头的肉牛养殖合作社1个,建设药材种植基地3个,总面积超过500亩。
肉牛基地引进了优良新品种,规模扩大到280头。从清晨到黄昏,牛群此起彼伏的“哞哞”声,为沉寂的山村平添几分生气。
北山村肉牛基地。 通讯员 供图
药材基地的吴茱萸长势良好,村民们除草、施肥,有说有笑。在基地务工,固定工一年可增收3万元,零散工一天100元还包饭。
家里有收入,谁也不想背井离乡。村子产业的发展,留下了一批村民,在家门口端起了饭碗。
6个村民小组还通过流转土地获益12万元,荒山披绿了,收入也搞上去了。
牛肉、药材和土特产怎么卖?工作队把销路放在了前头,通过各方协调,村里的合作社每年能销售30余万元。
通过产业充实,北山村的“空心”现象有了极大改观,越来越多的村民有了发展的盼头。
“一切要到群众中去!”
入村帮扶,不仅是要帮扶产业,更重要的是要帮扶人心,要完全融入到群众中去。
“群众需最需要什么,工作队就去做什么!”肖文说。
北山村地处木港镇西南,离镇区远,交通问题一直头等大事。
工作队积极争取各方资金,大力推进道路基础建设。2023年,一条2公里长、5.5米宽的进村道路建成通车,彻底解决出行难问题。
修路,得到了村民们最大程度的支持:
年逾八十的老人让出了自家菜地;青年夫妻让出了新硬化的屋场;老党员带领群众自发修路和协调……
通车那天,村民纷纷走出家门庆祝这一历史时刻。
路通,则路路皆通。图为北山村通村路从产业基地穿过。 通讯员 供图
为改善村湾生活环境,工作队还协助村里新建3口“当家塘”,有效解决部分湾组农田灌溉问题
交通改善了,村庄还要“亮”起来。
工作队找项目、找资金,安装起100盏路灯。路灯亮起那晚,“整个村庄像撒落了一条星河。”
80岁的王忠荣拄着拐棍挨个灯柱摩挲:“当年娶媳妇走夜路,我还摔了一跤,现在黑夜也成了白天,好!”
工作队入户走访。 通讯员 供图
群众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清单,工作队逐一落实:
1200㎡晒谷场建好了,晾晒粮食还有富余;
1000余米自来水管更换了,村民用水更加安全;
200余米入组水泥路、400米产业路修通了;
港道护坡完善一新,村民不用担心暴雨季节水毁农田了……
工作队还筹资10余万元打造便民服务大厅和多处村民活动场所,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休闲生活。
入夜后,活动广场热闹起来,广场舞夜夜不断。休闲长廊话桑麻,村民们自得其乐。
驻村期间,工作队以村为家,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在与村民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赢得了群众的拥护。
村民晒谷子还要晒照片
家乡美、家乡富,是每个游子的心愿,也是乡村振兴重要的落脚点。
这几年,阳新财政工作队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24年,北山村美丽家园项目启动。为调动群众积极性,工作队先期不断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引导村民主动参与。
拆除危房时,村民谈际福抱着门框有些不舍:“这是我爷爷留下的祖屋,拆了也好,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危房拆除后,谈际福将空出的宅基地开辟成菜园,还种了几株花卉,看起来亮眼多了。
经过整治,北山村共计拆除危房2000余平方米,清除各类垃圾500余吨,改旱厕100余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的北山村道路宽敞、整洁,房屋错落有致,湾组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既宜居更宜业。
北山村错落有致的民房。 通讯员 供图
村子美,美在细节。工作队不断以“绣花功”耐心“雕琢”北山村的村湾。
晒谷场是最生动的舞台。
每年丰收季,金黄的稻谷铺成巨毯,大婶们边翻谷子边哼小调,孩童在一旁嬉戏,摄影师的镜头里,晾晒的辣椒串像跳动的火苗,与村舍构成绝妙图景。
村民一边晒谷子,一边晒照片,大家都在感叹:“原来北山也可以这么美!”
2023年,北山村在省级评估检查中得到一致好评,北山村的变化,也成为阳新驻村帮扶的一个典型样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