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武汉快讯

25岁小伙角膜“薄如蝉翼”视力仅剩0.02 武汉专家巧施“激光加固”术挽救其视力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2日15:4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彭祎)近日,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成功为一名25岁圆锥角膜患者施行了“角膜基质透镜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手术”,突破传统术式局限,让患者右眼视力从0.02提升至0.1,为角膜严重变薄的圆锥角膜患者带来新希望。

今年25岁的小谢是一名程序员,7月下旬,他发现自己双眼视力骤降,即便更换了镜片的度数仍然无济于事,于是他来到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该院角膜及眼表科副主任医师杨万举博士为他做了全面检查:双眼圆锥角膜,右眼视力仅剩0.02,角膜最薄处仅332微米,远低于400微米的“安全红线”。

“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会像‘吹气球’一般向外凸出变薄,若不及时干预,严重时可导致角膜穿孔甚至失明。”杨万举博士解释。“传统交联手术要求角膜厚度必须大于等于400微米,才能防止核黄素和紫外线对角膜内皮细胞和晶状体的损伤,而小谢的角膜厚度只有332微米,如同危房上加盖,风险极高。”

面对小谢的复杂病情,杨万举博士决定为小谢采取一种新的手术方案——角膜基质透镜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手术。新术式通过“加法思维”,利用全飞秒手术后获得的角膜基质透镜作为“垫片”放置于保留上皮的角膜,在不损伤原有角膜结构的前提下增加厚度,为后续的交联加固创造条件。这种手术策略,不仅避免了角膜移植的免疫排斥风险,更关键的是为超薄角膜患者安全实施了交联加固,为角膜稳定和视力恢复提供了可能,实现 “治疗+视觉质量提升”双重目标。

7月30日下午,杨万举博士团队为小谢施行了手术,术中,首先采用核黄素浸泡术眼角膜,随后将供体基质透镜平整地覆盖于角膜表面,采用角膜交联仪通过紫外线照射强化角膜胶原纤维,实现“加固”,照射完毕后,去除基质透镜。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仅耗时20分钟,术中患者无不适感。术后复查显示,小谢的角膜厚度稳定在安全范围,右眼视力逐步提升至0.1,术后3个月至半年,随着角膜组织重塑,视力还有望进一步提升。

杨万举博士表示,在传统治疗方案中,角膜厚度不足400微米的患者往往只能等待角膜移植。该技术的出现,不仅为晚期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治疗机会,更大幅降低了角膜移植的需求。据了解,该项技术已纳入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圆锥角膜阶梯化治疗方案中,未来将惠及更多因角膜薄、病情重,传统疗法“无路可走”而陷入治疗困境的患者。

最后,杨万举博士提醒,圆锥角膜高发与青少年群体,若出现视力快速下降、散光加重、配镜矫正无效等情况,应警惕圆锥角膜,及时到专业眼科机构进行角膜地形图等检查。


【责任编辑: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