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邱玲鹏 黄铮 实习生熊子恒 通讯员徐梓轩)“阮家水塘的旁边有两个小孩在玩水,请赶快过去制止!”监控画面发现情况后,值班人员立即通过大畈镇综治中心的“云喇叭”向孩子们喊话,并迅速使用“一键呼叫”功能致电网格员。不到2分钟,网格员就出现在监控画面当中,劝离了正在玩水的孩子们。
“央省媒体咸宁政法一线行”采访团观看基层治理智能化演示。肖慧婷 摄
8月1日,“央省媒体咸宁政法一线行”采访团一组走进通山县大畈镇隐水村,了解大畈镇综治中心基层治理智能化如何守护群众安全、打造平安乡村。
该村治理智能化共分为“一张大网”“一个喇叭”“一个管家”“一个平台”“一个程序”等五个部分,融合了公共安全智能视频监控、政策法规宣传、重点人员服务管理、群防群治、风险排查等功能,着力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大畈镇基层治理智能化,让孩子们安心玩耍。黄铮 摄
在大畈镇隐水河流域,这样的云喇叭一共设有9套,通过在平台录入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反电诈、防溺水)等内容的音频,在各村湾进行播放,让群众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政策信息。
同时,大畈镇将“雪亮工程”、智慧看家视频进行了融合,扩大了视频监控点位,整合隐水河流域视频监控88个,其中防溺水智能监控14路、防火智能监控2路、重点区域监控31路、治安防控监控41路,编织了“一张大网”,保护村民平安。
大畈镇平安建设基层治理智能化。黄铮 摄
不久前,大坑村村民方万新向驻村辅警反映,他购买的电动车丢失了,希望可以帮忙找回。通过查看治安防控监控,原来方万新的电动车被家属骑走之后并未告知他。方万新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
“有了这些监控,我们的安全感大大地提升了。”方万新说道。
此外,针对特殊人群,比如重症精神障碍患者、失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村里受监护人委托,协助提供智能手环相关信息,监护人能及时掌握他们的行动轨迹,从而解决特殊人群的服务缺位问题。
“我们隐水村有位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自行外出后走失后,家人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于是向村委会和驻村辅警求助。我们通过手环定位,迅速锁定老人所在位置并顺利找到。”隐水村党支部书记郑传奇介绍道。
隐水村“一河两岸”滨河步道已成为秀美风景线。通讯员 袁诚 摄
截至目前,大畈镇已在隐水河流域为特殊人群提供智能手环信息服务18次,实现三级以上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失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全方位服务。一旦出现人员走失或求助,就会第一时间将信息传达到网格员手机,确保24小时服务在线。
通过智能化治理,村内网格员和群众既是信息采集员、巡查管理员,又是政策宣传员、纠纷调解员、民情联络员,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央省媒体咸宁政法一线行”采访团走进隐水村。肖慧婷 摄
在推进“平安咸宁全域提升”工作中,通山县正逐步以村(社区)为单位推行智能化治理模式,目前全县共有120个村(社区)完成部署,预计明年实现全覆盖,以科技赋能有效预防、排查、发现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