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通讯员 钟萱)近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仁和楼四楼发生了一幕“医患缘分”——70岁的高大爷在陪同家属就诊时,因一块科普展板发现自身健康隐患,经及时干预避免了一场潜在危机。
“偶遇”展板揪出血管隐患
四年前曾突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大爷,此次陪同家人就医时,在神经内科诊区被“血管斑块多学科诊疗门诊”的科普展板吸引,展板上那句“颈动脉斑块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引起了他的注意。
“颈部血管斑块真有这么大危害吗?”看到诊室里脑心健康管理师项琳,高大爷忍不住上前询问。项琳耐心解释:“颈动脉如同大脑的‘生命线’,斑块就像管道内不断沉积的锈垢。当锈垢增厚导致水管变窄(即血管狭窄),或碎片脱落堵塞下游(即血管栓塞),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当得知高大爷自上次卒中后再未复查过颈部血管时,项琳立刻帮他在手机上查询到了既往就医记录——2021年3月住院时,颈动脉血管超声曾提示“双侧颈总动脉多发斑块,轻度狭窄”。
“这四年您没复查,风险可不小啊!”项琳的话让高大爷心头一紧,当即决定挂号检查。
多学科诊疗阻断“卒中复发链”
血管斑块多学科诊疗门诊医生朱碧峰接诊后,结合病史,建议高大爷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复查结果显示:原本轻度狭窄的颈总动脉血管已进展为中度狭窄。
“幸好发现及时!”朱碧峰表示,颈部斑块的进展往往“悄无声息”,早期可能毫无症状,一旦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信号时已发展到严重阶段。对于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颈部血管狭窄是复发的高危因素,定期复查能及时发现狭窄进展,通过药物干预或手术治疗降低风险。
得知这一结果,高大爷果断办理住院,朱碧峰立即启动二级预防方案,强化降脂并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同步进行的血管评估还发现,高大爷存在未控制的高血压和糖耐量异常。好在通过及时治疗,患者的各项指标都在逐步好转。
项琳也每天到病房向高大爷讲解脑卒中防治相关知识,并将他纳入院后随访重点人群。高大爷感慨道:“若不是这次偶遇血管斑块门诊,我还在‘无知无畏’地生活,真不敢想下次卒中会是什么后果,现在感觉生命重新上了保险。”
医生提醒:卒中防治需“三部曲”
高大爷的经历其实并非个例,朱碧峰强调,脑卒中患者需牢记“三部曲”。
一是定期复查。无症状患者应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血管狭窄>50%患者,应每6个月进行超声+CTA/MRA评估,及时监测斑块大小和狭窄程度。
二是药物治疗。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防血栓),使用他汀类(LDL - C目标值<1.8mmol/L)强化降脂。
三是生活干预。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必要时(症状性狭窄>50%或无症状狭窄>70%),考虑进行CEA(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CAS(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医生提醒,脑卒中的防治不仅在于发病后的急救,更在于对颈部血管斑块等潜伏病灶的长期监测。尤其是有脑卒中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应定期关注颈部血管健康,建立“检查——评估——干预——随访”的闭环管理,是打破“卒中复发魔咒”的关键所在,才能真正筑牢大脑的“防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