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豆豆 《人民日报》
(2025年08月15日 第 18 版)
走进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绿意盎然,果园采摘、民宿休闲、儿童游乐……丰富的业态,吸引了不少游客。
村民李长建开设的堰河味道咖啡馆里,陆续有游客过来喝咖啡,尝他家的网红点心茶香酥,临走时还买些茶叶、香菇等农特产品回去。“去年特产销售额就有300万元。”80后李长建过去一直在越南工作,每次回来,都能感受到家乡巨大的发展变化,5年前,他返乡创业。
“全村常住人口1800人,大约85%的村民从事乡村旅游业,出去的年轻人大多数都回来了。”堰河村党委副书记祝勇自豪地说,去年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8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村的发展实践证明了这一点。”祝勇说,过去,贫穷的村民靠砍树挣钱,山秃了、水脏了。1992年,时任村党委书记闵洪艳带领干部群众用钢钎、八磅锤,在石渣土上凿坑,种下一棵棵树苗。现在2.1万亩荒山披绿装,其中1200亩茶园、3000亩经济林,更是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生态好起来后,堰河村顺势发展起乡村旅游业。在村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全村农特产品和民宿住房均统一定价,以诚信经营赢得游客青睐。“我们不是简单地把资源打包,让一小部分人来经营,而是吸引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祝勇说,现在村里基本实现了“一家一栋小洋楼、一辆小汽车,人均存款10万元”。
堰河村的乡亲大步迈向共同富裕,邻近7个村庄争相来学。五山镇熊家岗村党支部书记安坤率先带着村民代表来“取经”。“关键是党员干部要带头做大主导产业,带领群众共同增收致富。”学习后,熊家岗村选择辣椒产业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安坤带着党员干部给群众做示范,村里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已吸收2000多名社员,辣椒种植面积达数千亩,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4万元。
“环堰河”的7个村庄还与堰河村联手发展乡村旅游,差异化开发旅游产品,统一“堰河香”农副产品品牌,共建共享停车场等旅游设施,去年6个村打造了3A或4A级景区,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20万元。
今年,谷城又在全县开展“学堰河、比堰河、超堰河”活动,整合资金、项目,重点支持4个县级先进村、13个乡镇重点村,多点共建“堰河式”和美乡村,进一步扩大乡村“共富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