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襄阳分公司 > 荆门新闻 > 荆门滚动播报

荆门市东宝区仙居乡:文化阵地的变迁,见证文化事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8日18:1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雨心)“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傍晚时分,仙居乡聚仙广场的音响里传出熟悉的旋律,二十多位大妈踩着节拍跳起了广场舞。这处占地18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如今成了乡亲们茶余饭后最爱的去处,也是该乡30多年来文化设施建设中温暖人心的民生亮点。

从“无”到“有”,闲置地开出“幸福花”

“以前村里哪有专门的活动场地,晒谷场闲了就凑几个人聊天,遇上下雨天到处是泥巴,连个躲处都没有。”72岁的退休教师陈大爷指着广场上崭新的凉亭说。30多年来,该乡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工程,28个村(社区)利用闲置地块逐步建成了休闲文化活动阵地,不仅铺了塑胶地面、装了太阳能路灯,还添置了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

每天傍晚时分,散落在各处的文化广场热闹不已。黑峪村的健身广场,几位老人正慢悠悠地转着太极轮;七井村的大戏台广场舞队的“领舞”李大姐带着队员排练新曲目;社区的篮球场里,放暑假的学生们打闹声能传到半条街外。“夏天晚上这里能有百八十人,比赶集还热闹!”负责聚仙广场保洁的李阿姨笑着说。

文化广场热闹不已。 通讯员 供图

文化广场热闹不已。 通讯员 供图

“冷板凳”变“热舞台”,人人都是主角

每周三晚上是聚仙广场的“电影之夜”,《地道战》《流浪地球》这些新老影片轮番放映,居民们带着小马扎早早占好位置,孩子们捧着小零食在人群中穿梭。春节前,广场上还会举办“年货节”活动,数十家商户摆摊陈列特色农产,“山货、手作、美食”三区飘香,笔墨春联与年猪宴交织,勾勒出红火乡土年味画卷。

写春联。 通讯员 供图

每当举办文体活动,司法部门在广场上开展普法宣传、农业部门摆起“农技小课堂”、卫生院免费为老年人体检,围满了前来学习的村民。2025年春天,广场上还办了场“趣味运动会”,三人两足、袋鼠跳、拔河等游戏让大人小孩都乐开了花,不少家庭都赢得了洗衣液、毛巾等奖品。

新老影片轮番放映。 通讯员 供图

拔河比赛。 通讯员 供图

阅读角的书架虽不大,但藏书很实用。《中药材种植技术》《家常菜谱》《民间故事集》等书籍整齐排列,农忙间隙常有村民来这儿翻书。放学的孩子们也爱来这儿,抱着童话书坐在长椅上,安安静静读上一会儿。

疏离消散,温情“聚场”

文化广场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还拉近了邻里距离。以前村民各忙各的,碰面都少说话。现在一起跳广场舞、看电影,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广场上一聊就凑齐了帮忙的人。

疏离消散,温情“聚场”。 通讯员 供图

疏离消散,温情“聚场”。 通讯员 供图

疏离消散,温情“聚场”。 通讯员 供图

“以前总羡慕城里有公园,现在咱村里的广场啥都有!”常来跳广场舞的赵大妈脸上堆着笑,“每天跳一小时,身上疼都好了,血压也稳了。”如今在仙居乡,像这样的文化广场已有28个,黑峪村的广场挨着芍药花海,三泉村的擂鼓台广场能眺望水库风光,白洋村的广场静卧于蜂子山脚下,付庙村的广场紧挨着热闹的百姓大舞台,每个广场都成了村里最有人气的地方。

小小的文化广场,承载着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从泥泞场地到功能齐全的文化乐园,这些散布在乡村的“幸福驿站”,正用欢声笑语见证着30多年来文化事业的变迁,也奏响着全民健身的新乐章。

【责任编辑: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