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2025年2月,广东19岁的小伙小黄,被17岁同居女友小周以10万元卖给缅甸电诈园区主管,四个月时间里,小黄在电诈园区完不成业绩就会遭受毒打,耳朵都被打得听不到声音了。8月17日,记者联系到了小伙的姐姐黄女士,其讲述了弟弟被骗到缅甸的详细经历,她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以弟弟为诫,提高警惕,避免被骗。(据8月18日南方日报)
一个已经成年的男性,被自己未成年的、交往数月的女友,骗到泰国边境,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缅甸电诈园区,历经四个月折磨才被家人重金赎回国。这件事可谓又离奇又惊险,简直像是影视剧的情节,却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其揭露出的情感类诈骗的可怕嘴脸,背后隐藏的跨境电诈犯罪产业链,都令人细思极恐。此前,被深陷电诈园区的亲友骗去缅甸的案例,的确有不少。但这个17岁的女孩小周的“高明手段”,还是让人感觉毛骨悚然。她精心打造“富家女”人设,用恋爱关系消解对方的防备心,一直到了泰缅边境才突然翻脸。她不但能与手段残忍的电诈园区,建立单纯的“买卖关系”,完成交易拿到钱之后,还能潇洒地在泰国游玩十日,这绝非一个未成年人能独立完成的操作。从物色“猎物”、建立关系、取得信任到跨国运输、完成交易,她背后很可能有成熟的犯罪网络支撑。这个女孩究竟是被操控的棋子,还是这条链条上的固定“供应商”?是否还有其他受害者落入同样的陷阱?执法部门应当顺藤摸瓜,深入调查,或许斩断一条拐骗中国公民参与跨境电诈犯罪的黑色通道。
小周以诈骗罪被提起公诉,引发了公众议论。很多网友表示,诈骗罪是不是太轻了,她这种行为难道不属于“贩卖人口”吗?从法律角度而言,我国现行刑法中“拐卖人口罪”已被废除,单独设立了“拐卖妇女、儿童罪”,对成年男性的贩卖行为难以直接适用此罪。不过,若拐卖过程中存在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行为,则会构成相应罪名。小周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法律代价,警方也会持续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坚决铲除涉诈犯罪土壤。
无论如何定性,这起案件都暴露出跨境犯罪的新动向,犯罪分子开始利用亲密关系实施犯罪,这种“情感诱骗”比传统的暴力胁迫更具隐蔽性和危害性。法律应当与时俱进,为遏制新的犯罪手段提供更精准的武器。
回顾整个事件,小黄的遭遇令人同情也发人深省。沉浸在爱情幻梦中的他,轻信了女友编织的致富神话,对其漏洞百出的言辞毫无警觉,甚至瞒着家人与之出境,这种防范意识薄弱,缺乏反诈的敏感度和警觉性的表现,在当代年轻人中并不少见。
数据显示,近年来“杀猪盘”等情感诈骗案件激增,当爱情成为违法犯罪的幌子,当甜言蜜语沦为诱骗的工具,更加提醒我们:不能过于被爱情冲昏头脑,要理性审视自己所处的亲密关系。要知道,刚建立恋爱关系的两个人,本质上仍处于相互了解的阶段,对方的背景、职业、人品究竟如何,都需要时间验证,尤其涉及“出国”“投资”等重大决策时,更要提高警觉,加强防范,避免一时上头而坠入深渊。
爱情本应是生命中最美好的礼物,绝不应沦为犯罪分子的手段。社会各方也要进一步加强反诈宣传,尤其是针对年轻人群体的情感诈骗防范教育。只有切实提高全民反诈意识,才能让犯罪分子无机可乘,唯有在感情中保持清醒的认知和理性的判断,不被虚假的表象所迷惑,才能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