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谢圣国)8月20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聚焦区域联动发展。发布会总结了“十四五”以来湖北省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尤其强调了汉襄宜“金三角”的协同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效。
“十四五”期间,湖北省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大关,支点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方面,湖北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长江干流和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破解“化工围江”,江豚数量显著增加。建成运行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湖北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稳居首位。
湖北省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坚持“强核、壮圈、兴城”,推动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武汉中心城市地位持续巩固,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中部经济中心等五大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武汉都市圈能级跃升,光谷科创大走廊带动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跨入万亿级,都市圈经济总量突破3.6万亿。襄阳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不断壮大,襄阳、宜昌经济总量连续跨越两个千亿台阶,成为中部非省会城市领头羊。
襄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孟艳清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襄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十堰、随州、神农架等城市互融共进,为全省构建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贡献力量。襄阳市经济总量四年实现两连跳,稳居中部非省会城市前列,制造业跻身全国50强,城市知名度显著提升。在区域协同方面,襄阳枢纽地位更加巩固,产业协同更加紧密,生态联防更加有力,公共服务更加便利。市域内加强统筹,城乡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宜昌市人民政府代表表示,“十四五”期间,宜昌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宜昌地处长江上、中游分界点,是三峡大坝和葛洲坝工程所在地。宜昌市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开展长江大保护“双十行动”,全市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同时,宜昌市转换产业发展赛道,化工产业加快升级,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及高端装备产业势头强劲,打造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24年宜荆荆恩城市群经济体量达到1.38万亿,占全省23%。
武汉市代表也表示,武汉将充分发挥中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以及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等功能,进一步提升武汉都市圈同城化水平,健全完善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机制,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迈上新台阶。
下一步,湖北省将按照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定位,扎实做好“十四五”收官,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推动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全力将湖北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枢纽、引领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样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