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泉霖、陈梦鸽)近日,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发现2万亩野生凤仙花群落。该群落保存完好,目前正值花期。
凤仙花俗称“染指草”“指甲花”,在我国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常见的凤仙花多为红色、紫红色、黄色或白色,而保康凤仙花则以淡紫蓝色和粉红色为主,花色素雅清丽。
“这一新物种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博士李新伟在湖北五道峡国家级保护区内首次发现。”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管护科科长王波介绍说,“当时,他在大水林场观察到一片面积百余亩、数量达几十万株的野生凤仙花,形态独特。经过连续多年观测、标本采集与深入研究,确认其为凤仙花属新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期刊《芬兰植物学报》上。”据了解,保康凤仙花已正式被全球生物名录收录。
保康凤仙花每年8月初开花,花期持续一个多月。其花型较大,美观别致,虽与顶喙凤仙花、大鼻凤仙花外形相似,但旗瓣中肋背面具明显突起,翼瓣上部裂片较宽,蒴果较长,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目前该种仍处于野生状态,尚未开发利用,未来通过品种杂交有望进一步提升其观赏价值。
至此,以“保康”命名的植物物种已增至4种,除保康凤仙花外,还有保康报春、保康动蕊花和保康牡丹。
“保康凤仙花是以模式产地保康命名的植物新种,说明我县在生物多样性中具有独特的价值。这种命名方式强调了物种与特定地理区域的联系,提升了对其特有性的认知,从而促进物种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保康珍贵的自然遗产。”王波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