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预警学院,前来报到的女生李汪晏(右二)已提前剪短了头发
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操场上,剪成寸头的学长们在训练
新生排队理发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涂梦蝶 见习记者 李梁玉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中灿
8月20日,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迎来了首批大学本科新生。和这些从五湖四海汇聚到武汉的新生们一起的,还有他们的亲人们。和武汉的炎炎烈日一样,学子们都有一颗奔向军营、报效祖国的火热之心。
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是今年6月新成立的大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年刚迎来首批本科新生的该校,和初生的红日一样朝气蓬勃。但从历史沿革来说,该校又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专业军校,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31年由毛泽东、朱德同志亲自决策创立的红一方面军无线电训练班。早期的学员中,就包括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角李侠的原型李白烈士。在九十余载的办学历程中,大学赓续红色血脉,累计向部队输送20余万名信息通信人才。
走进这所大学,新生和家属们参观了校史馆,在接受党史和军史教育的同时,也体验着部队带给他们的改变。新生宿舍里的理发室,为一些没来得及理发的新生服务。男生的头发长度不能超过一根手指的宽度,女生的头发不能超过衣领,部队的内务条令让新生们有了具象的认识。负责给新生理发的肖青青就是学校理发店的负责人。她说,一天下来,已经有十多名新生前来理发,男生和女生都有。从“头”开始,干练飒爽的短发,让新生们真切感受到了军人的气息。
如果说悠久的历史让学校充满厚重感,那向新生和家属进行的展演,则体现了学校“新”的风貌。红蓝机器人对抗、无人机空投和打击演示、机器狗表演、智能车越障碍运输等,由学校人工智能与无人系统创新俱乐部学员带来的各种新技术展示,让学生们大饱眼福。
新生李俊志来自安徽亳州涡阳,家里组成的“送新团”共有9人,包括爷爷、爸爸、妈妈、大叔、大婶、小叔、小婶以及两个堂弟。“我的曾祖父和高祖父都参加过抗日战争,从小听我爷爷说,先辈们抗战的时候十分艰苦,但是为了打倒侵略者和祖国统一,他们排除万难,坚持自己的信念。这种精神感染了我,也一直坚定着我参军报国的决心。”李俊志说。因此,今年高考,考出632分高分的他毫不犹豫报考了军校,最终被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录取。“以后的战争主要都是信息战,我想为国家网络信息系统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
同样来自安徽亳州的李荣耀,家里也有8位亲人来送他。在新生宿舍里,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满脸稚气的孩子,亲人们都高兴地看着这些新生们换上军装,第一次铺好床铺,叠起“豆腐块”,开始部队生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